说到演技,我总会想起我心中最厉害的演员:金士杰老爷子。
从第一次看《我和我和他和她》(甚至演了他的角色),到《暗恋·桃花源》,到许多国产电影的重要配角、反派,到后来将夜里面那个糟老头子颜瑟……
每一次,都会让我无法判断他的年龄,因为在同一部话剧,从青年到老年都真实得;每一次,都会让我怀疑他不是一个演员,而是真正的那个角色,穿越到了现实,在为我们讲述着他的故事。
就像有一个人说的:他拍的不是电影、剧,演的也不是话剧,只是拍纪录片的时候拍到了他而已。
确实,也许他是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乃至“异世界”里,就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他穿越回来,又“演”了一遍。
于是我就想,他的这身演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是真的用“演”这个“技能”做出来的?还是他根本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只是本人已经完全进入到那个”角色“中去了呢?
正好,最近因为在学一些有声演播的课程,里面就聊到一个演播里非常重要的点:对象感。
当我们有任何言行举止的时候,都会根据我们这些行为的对象发生变化。如果在没有直接具体对象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将对应的对象“假设”出来,并把自己投入到这个情境下的状态中,演绎出所需要的角色状态,那么就说明我们具有了较好的对象感。
就比如,当我们和朋友、恋人、孩子、亲人、长辈、后辈等不同人物聊天、互动的时候,总会有不一样的“定式”:比如,对朋友是“本色出演”,对恋人是温柔甜蜜,对孩子是温和而有点“学孩子气”,对亲人是关怀细心,对长辈是恭敬爱戴,对后辈是颐气指使(不是)……等等。当然,这里面还会关联到对方离自己是近是远,互相之间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彼此的关系情况如何等等非常多的情况。
而在进行有声演播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个冰冷的麦克风而已,如果要把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立起来,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对象感。
其中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讲述对象”——把麦克风当做自己的听众,然后采取相应的角色状态来进行讲述。
而在直播课里,老师又提了一句:其实“对象感”贯穿了几乎整个演播技巧。
我想了想,也很合理。毕竟,旁白是讲故事,那么讲故事就必然是“对着听众”;而演绎不同的角色,如果是内心独白,或是自然自愈,那么就是对象就是“自己”;如果是与其他角色对话,那么对象就是其他角色。只要找对了自己和具体角色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知道自己大概应该处于什么状态,采取何种定式来进行对话。
而在这里面,一点都没有涉及到“演”这个词。
老师在课程里也提到,过分强调演绎的技巧,反而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我们在卖力地“装”,而非那种自然流露的演技。而真正找对了对象时,我们就算没有刻意去“演”,那种“神似”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
这时候,我想起过往看金老师的戏,他的演技虽说神乎其技,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给人一种“平凡”的感觉——这里指的不是演技的平庸,而是他所出演的人,不会有那种过度的魅力,给人感觉“这个人在这个时候,就该是这样子的”的微妙感。
特别是在《剩者为王》这部电影里,他的那段独白,几乎抵着镜头在拍,却似乎一刹那变成了“所有(年轻)观众的父亲/岳父”,每一句话都触动着观众的心弦。至少我和我太太看的时候,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他似乎有一个习惯,就是让人感觉他是看不到镜头的。在他的眼里,全是他说话、演戏的“对象”。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一点都感觉不到他在“演”,只能感觉到他“就该是这样”。
诚然,如果是现实中会有的体验角色和对象,要找到对应的状态会很容易。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本色演出”是比较简单的。
而如果那些角色不太好想象呢?比如当他演颜瑟,演魏忠贤,一个是架空世界,一个是古代位高权重的奸臣,这种角色应该都是无法真正去切身体会的。
这个在艾宝良老师的课程里面就有说:我们只需要把几种不同的角色复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这里说的,我认为是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角色复合,二是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复合。
仔细想想,光是自己的角色可能就是三四种甚至五六种情况的复合,再加上与对象的复合……这复杂程度……一定是难以想象的吧。
这也许就需要我们更多的生活历练,更多的作品鉴赏,更多的人物分析,才能支撑起来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猜,始终保持对“我们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关注,而不单纯观察人物,是重中之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