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04最美不过《诗经》三

004最美不过《诗经》三

作者: Yunin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20:53 被阅读5次

        远嫁之思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诗被清代王士禛誉为“万古送别之祖”。它是中国最早的送别诗,将惜别之情抒写得婉转而沉痛。

以飞燕起兴,飞燕羽翼舒展,在空中翻飞。时而一升冲天,时而盘旋低回。浅吟低唱之间,是欣喜于靓丽春光,还是感慨年年岁岁。


古诗中出现燕子的形象,多半和春天有关。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回大地,燕子回归,寻找旧巢穴,给寻常人家带来多少吉兆。俗语讲得好,燕子不进愁门嘛。“燕忙莺懒芳残”,“风帘燕舞莺啼柳”,更是描画出一派新春之际的生命消长的繁忙。


然而燕子又总是和伤春念远、怀古幽思相连。

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面对眼前的颓败之势,新年的喜悦荡然无存,仅有伤感。

秦淮河畔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风光不再,繁花散尽,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徒留无奈。

“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双飞燕更是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看到燕子翩然飞舞,“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却又是为何?一切起因皆在于“之子于归”。

送妹妹远嫁,同胞手足将分离两地,而那燕子飞翔的自由欢畅,此情此境,反而加重了依依别情。

韦应物在女儿出嫁之时写过一首《送杨氏女》,强忍泪水,谆谆教导,万般叮咛。《燕燕》一诗中,兄长代替父亲行使责任,同胞之心,实在难以掩饰,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对远行的妹妹,唯有泪千行。


燕子年年秋去春来,再见时时过境迁,人家还是那个人家,去年的燕巢还在,可是庭院中的主人,在这一冬里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风雨,往往物是人非,或许这就是燕子总是和伤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写得不够顺手,字数也不够,算了,不投稿了)

相关文章

  • 004最美不过《诗经》三

    远嫁之思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很庸俗的从“诗三百,思无邪”开篇。 上大学时,老师推荐我们读《诗经》,我在图书馆里翻了翻那些书页...

  • 最美不过诗经

    诗经乃中国文化之国宝,是源远流长的精髓,其吸取日月之精华,吐露自然之芬芳。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经久不衰。...

  • 最美不过《诗经》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大约...

  • 最美不过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译文: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

  • 最美不过《诗经》

    【小雅·鹿鸣】 高朋满座,风度翩翩,贵客临门,何不歌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

  • 最美不过《诗经》

    诗经里的植物,到底有多美? 那关关的雎鸠声,交交的黄鸟鸣,夭夭的桃花,苍苍的蒹葭,都给人以无限美的遐想。尤其是《诗...

  • 最美不过《诗经》

    《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内容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从《诗经》中, 我们...

  • 最美不过《诗经》

    文/郜海琴 最美不过《诗经》,《诗经》发源于哪古老而神秘的源头,仿佛悠远流长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滋润...

  • 最美不过诗经

    题记:不读史,不明智。不阅诗,不美好。 那些世间极致美好之事,美得太不像话,如夜光美酒清爽而甘甜。如北方佳人遗世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4最美不过《诗经》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b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