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己,为什么美好的初衷反而衍变成糟糕的境遇,虽然也并非始料未及,但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包容,我又能做到多少分呢?
如果一个空船撞到你坐在其中的船,你会好奇甚或觉得有些奇遇意味,但如果船未变船中却多一人撞向你,愤怒不满便会占据心头。一个细节的改变就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
每个人在和自己对话的时候都难免纠结,而在与他人产生再平常不过的异议时,还能做到如面对自己时那般平和吗?鸡汤常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人终究不是神,控制情绪做不到,我们却可以尽所能的改善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把怒吼换成平和,把狰狞换成严肃,把攻击换成自述,只有对自己要讲的话没有信心的时候,才会用大声怒吼恶言恶语来弥补内心缺失的底气,但这样的情绪发泄恰恰会适得其反。
人能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并去身体力行的改变,比起钻进抱怨他人不足的怨气团围中,要内心舒适愉悦的多,改变他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段关系都有最适合彼此的相处模式,不需要遵循教条和大众逻辑,也并非就代表凉薄与疏离。能做的只是想清楚自己不能接受的甚或是自己想要的渴求的,随即去调整自己。把委屈自己只为了爱他人变成一面大旗,站在道德高地摇晃高举,是对自己更是对他人最病态的戕害!
这几日的思考于自己而言,更像一个时间节点。看到自己懦弱、胆怯、自私、淡漠、偏执的一面,不羞耻并且大方的直视这些人性弱点,接纳不好的自己。从之前要做一个完美具象的人的思维模式中跳脱,来到接受自己接受人性接受世界劣性丑陋的境域,内心豁达舒畅了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