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关系,都源自于相互成全。

最好的关系,都源自于相互成全。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06:04 被阅读0次

人与人交往,永远是相互的!

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状态。懂得成全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状态。懂得成全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 很多时候,相互合作远胜于一个人孤军奋斗。 如果一味地斤斤计较,伤害他人,最终只会逐渐失去分寸界限,让彼此关系越走越远。

尊重不同,理解差异

人之间一交谈,基本就能感觉出对方的性格,格局和三观。看到差异,就需要理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位置,不用强求一致。对于对方由于认知思维方面的限制而形成的差异,多多给予包容,点到为止,微笑与对。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记者在农村采访独居的百岁老人时,发现她有个独特的小习惯:做菜、做汤从不放盐。 和记者一起吃饭时,便单独把盐放在一个小碟子中,方便他蘸着吃。 这样的行为,既不迁就他人,也不委屈自己。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个人喜好也不相同,若只认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对的,未免有些太过片面。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一段长久的关系,应当是彼此包容,我坚持我的喜好,也尊重你的不同。 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也一定存在差异。

不强求对方改正,懂得彼此尊重,才是与人交往的最佳准则。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强行给他人灌输自己的观点,不片面的去衡量别人的对与错,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是非。 眼界越宽,越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更融洽地相处。

就像康德曾说的那样:“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进退有度,分寸在心

俗话说:“话说得太满,容易伤人;事做得太绝,容易悔恨。”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分寸”二字。

内心有分寸,不会轻易评价;懂得进退有度,亦不会肆意伤害。 古人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有了分寸,才知道进退有度,明白适可而止,彼此关系才会更加稳固,相处才能更加和谐。

文学大家胡适,是出了名的人缘好,很多作家常常把“我的朋友胡适之”挂在嘴边。胡适之所以受人欢迎,除了本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懂分寸。

与人相处,不随意跨越彼此的界限,是一种能力,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的人,做事懂进退,说话知分寸。 他们知道,过犹不及只会反生事端,只有把握其中分寸,才能让彼此相处轻松愉悦,关系融洽适当。

正如周国平所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在相处中把握分寸,进退有度。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维持一段感情走向长远的最好方式。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看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华的大船上,船上什么都有,有一辈子喝不完的美酒,还有许多和你一样幸运登船的人。而我抓着一块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过来,怎么躲也躲不掉,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还要担惊受怕有没有鲨鱼经过。如此,你还问我:‘为什么不抽空看看海上美丽的风景?’”

短短几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却从未想过自己的位置,也许是他人的遥不可及。

位置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会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处事原则,谁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人的是非对错,无法强求他人与自己做到一致。 拿破仑说的那句:“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常思己过,方得圆满

国学大师季羡林有一句经典名言:“他人犯错,常有己过。” 这句话出自他与儿子的一个小对话。 季羡林受邀出去讲课,出门前嘱咐保姆,给心爱的君子兰浇水。 没想到,等他外出回来,却发现君子兰死了。

仔细询问才知道,保姆浇完水后,看窗外天气正好,特意把君子兰放在太阳下,让它晒晒太阳。 却不知道,君子兰最怕高温。 季羡林难过极了,保姆也在一旁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

恰巧季羡林的儿子前来探望,知道此事后本想说保姆几句,却被季羡林拦下来:“这件事确实不怪她,责任在我。他人犯错,常有己过。我明知道阿姨不懂得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她,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错?”

真正优秀的人,必然懂得时刻自省。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用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是与人相处最大的善良。 量人先量己,责人先问己。 遇人遇事,只有冷静自省,才能更正确的认识自己。 古人常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

现在流行两个字—舒服。最好的关系,一定是双方都感到舒服,才能成立。

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成全,相互成就。 真正长久的关系,不是只做自己,而是相互成全。

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做到进退有度,懂得自我反省,明白换位思考。 因为你在成全他人之时,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也才能让自己真正感到舒服,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相关文章

  • 相互需要,相互成全

    才是最好的关系,若不能相互需要,相互成全,何必相互拖累

  • 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全

    -01- 跟朋友聊天,聊最近的心情,聊对社会新闻的看法,聊过去,聊现在,聊人性,也聊感情。 朋友同我一样,迈着90...

  • 2022-04-15

    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状态。成全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长久的关系,是懂得相互成全,彼此成就。每个人生长环...

  • 睡前思考一段话(一)

    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成全,相互成就。 真正长久的关系,不是只做自己,而是相互成全。 任何一份好的关系,都是你敬我一...

  • 最好的家庭关系:彼此独立,相互成全

    最近这两年,读了几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如《巨婴国》、《为何家会伤人》等,对自己在处理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

  • 认识阿德勒,学习最爽的“强者心理学”

    “一切关系都源自于人际关系。” 这句话是源自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个体心理学的中的一个理论。 它与弗洛伊德,荣格...

  •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往往源自于糟糕的夫妻关系,源自于父母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主宰,源自于父母不良的自我情...

  • 最好的婚姻就是相互成全

    没有人的婚姻是一样的, 但别人的婚姻也许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 《那年花开月正圆》终于划上了句号,结尾...

  • 2020-03-01春天·偶然

    能力才是安全感最好的保障! 语言的魔力大到无穷,可以成全,也足以摧毁! 世界上的革命、战争等大事都缘起于语言的成全...

  • 恐惧都源自于自己

    带孩子去做手术,遇到一个跟他一样情况的哥哥,比他大两岁,是爸爸和妈妈带着他一起过去的。听他妈妈说,在抽血检查做准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关系,都源自于相互成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c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