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5
青春,青春期。
青春期的代名词这一,是叛逆。我的叛逆期来的很奇怪。初中时,我班大多数同学都迎来了他们的叛逆期,但我没有。可能是因为我跟父母交流的好的缘故,我
特能理解爸妈对我的管教甚至是约束,我知道那对我有益无害。所以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当时同学们都和父母、老师唱反调。有时我甚至担当起家长们的“说客”
开导我的同学。直到上学期,我好像终于踏入了晚点的叛逆期。
我的叛逆并不像有些同龄人那样有什么过激的行为。照常生活、作息、学习,外在看来没有一丝不妥,但我知道,我的内心并不如往常一样充满了正能量。也许
刚步入高中,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充满了陌生,也充满了变化。学业的压力、成绩的打击、来自同学的陌生感,让我一下如迷茫的孩子不知所措。父母对我的教育
与宽慰,我更容易把那当成“化妆后”施压;同学们手中高分的试卷,我更容易把那当成命运的嘲弄,因为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很懒惰又不用功的学生。所以我
突然陷入了苦恼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厌学。
于是我开始试着自己开导自己。我劝服自己体谅父母的苦心,他们只是希望我可以尽力而为,不后悔自己的付出。我渐渐明白高分的同学私下里可能比我用功
十倍百倍。我拿出初中劝慰其他同学的姿态对自己说:我必须学会理解。然后,我就用了一个学期渡过了自己的叛逆期。
事实上,叛逆期顺利渡过了,但当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还多多少少在影响着我。刚开始,班里并没有多少我认识的人,能说几句真心话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对于初中同学的怀念,我有些不适应与新同学的相处。有时我甚至觉得,希望能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谁也别来管我。我妈也发现了我的反常,说
我好像有点儿孤僻,不那么“自来熟”了。
但是慢慢的,和周围同学相处久了,我好像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真的很感谢那些主动找我聊天的人,让我找到彼此间的同感与共鸣。有时候,一句“我也是”,
一句“没事吧”,真的会让我很感动。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我觉得我挺活泼的一个人,竟然被自卑禁锢了。我常常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固然可以让我学到更多,但
随之而来的打击也足够让我颓废。我感觉每个人都比我优秀,不管从外貌、才华还是能力上看,我好像都无法与别人媲美。所以我自卑,我不愿与人相处,
我叛逆,我气我自己不够好。但我又不太能改变现状,只好顺应规律来生活。
其实,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成长与蜕变的过程。无论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对大人世界的向往,或是其他的原因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随着时间的
流逝、经验的丰富、思想的成熟,我们终将会有所改变。而我也在期待着,我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