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清楚这件事是他的还是你的。
是孩子的,认同,欣赏,信任。
与孩子连接,与孩子建立安全感,陪伴,人格,建立关系,关注情绪,共情...把底层逻辑记住。
只要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他做。
可以做建议或是孩子请求做帮助时给建议,比如孩子要睡沙发、恋爱、养狗...同意,支持,告诉孩子睡沙发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哪些,可能会翻身导致滚地板,你未来是做大事的人,要照顾好自己身体,可以用凳子拦住...恋爱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怀孕,你还有梦想要去实现...养狗注意事项,了解狗的特征,被狗咬怎么处理...。
家长不要站在自己立场去禁止,控制孩子。
不替代,不包办,不控制,不纵容。
比如孩子要买玩具,这是你要的玩具你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用压岁钱。不替代做法。
不控制的做法:零花钱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利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权利,你喜欢买什么自己做主,不需要跟爸爸妈妈讲,只要不买垃圾食品不伤害身体的东西,不违法乱纪的东西,非必要的东西就可以。
不评判的做法:多买一个玩具也是可以的,妈妈不评判。
不纵容做法:这个玩具不错,多买一个玩具也很好。可是妈妈今天开支太多了,用完了,妈妈没有那么多钱,已经超出预算,妈妈负担不起,这个玩具和家里差不多,虽然有这个钱,也不能浪费。
认同人,不认同事,分清人与事,把人与事分开,批评事不批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