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总是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并用险情或高潮吸引读者阅读下去。果戈里在前四章分别描述了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地主,还在诺茲德廖夫的农庄里遭遇生命危险。接下来应该让读者放松一下神经了。
果然,乞乞科夫从诺茲德廖夫家里逃脱后,在路上有了一次“艳遇”。他的轻便马车与一辆四轮马车撞在了一起。忙乱中,乞乞科夫看到对面车厢里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她的皮肤细如凝脂,金发梳理得秀丽可人。乞乞科夫看呆了,全然不知马车是怎样解脱的。仆人谢利凡驾着马车继续赶路,他的主人坐在后面一路畅想着那位美貌少女,遗憾没有机会说话。
这部小说毕竟谈论得是死农奴,因此接下来还要找其他地主继续收购。乞乞科夫又去了索巴凯维奇的农庄,这是他在省长家有意结识的另外一位地主。
在乞乞科夫走向索巴凯维奇住宅的大门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人物描写,用得是复杂的比喻。
“向台阶走去时,他看到几乎同时从一个窗口探出了两张脸:一张是戴着包发帽的女人脸,狭而长,像一条黄瓜;一张是男人的脸,浑圆而阔,像那种叫做葫芦的摩尔达维亚南瓜,在俄国它往往用来制作巴拉莱卡琴,轻巧的两弦巴拉莱卡琴是二十岁青年的点缀和消遣,他好打扮、爱风流,向围着听他轻拨琴弦的脖子雪白、胸脯雪白的姑娘飞着媚眼,吹着口哨。”
果戈里会在一个人物出场时引出这些诗情画意的偏题描写,但在读者眼里,这个刚出场的人物通常是最一本正经又冷漠古板的。
与其他地主不同的是,索巴凯维奇夫妻少言寡语;他们礼貌、周到地接待了乞乞科夫,但并不热情。吃过晚饭,乞乞科夫找了个机会把买农奴的想法告诉了索巴凯维奇。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地主马上答应,但价格却按照活人,100卢布一个人。乞乞科夫以为自己听错了,便明确告诉他最高不超过80戈比。地主开始讨价还价,80、50、30卢布;乞乞科夫也不断加码,最后出到2.5卢布。价格悬殊太大,乞乞科夫决定放弃这桩买卖。索巴凯维奇见没有更高的可能,就同意按照一人2.5卢布出售死农奴。
乞乞科夫与索巴凯维奇签订了协议,还被迫交了50卢布押金。他沮丧极了。离开农庄后,一路上有了诸多对人性贪婪的感慨,都被果戈里记录下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