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黃山行之日记(江前进)

黃山行之日记(江前进)

作者: 那只鞋子呢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22:47 被阅读0次

                黄山行之日记

                                    江前进

                        题记

            1981年7月9日高考结束后,男生同学五人相约去黄山,连头带尾四天。当时写了一组日记,今稍作整理,未加修饰,原貌呈现,追忆一下自己(那年我16岁)的青葱岁月……

    七月十九日 晴  星期日

          清晨,熹微才露。我们五人约好,从家向铜陵市长途汽车站走去。一路上,大家掩饰不住喜悦和激动。黄山,向往已久的黄山,你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了,你那神秘面纱也应该揭开了。可事违人愿,恨不得一步到黄山的我们,在路上尽触霉头,车子抛了两次锚。当然,太平湖的汽车轮渡班次也得向后靠了。总之,一切都不称心如意,有好事多磨的感觉。

            大客车穿行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中,盘山公路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曲折起伏不定,久坐无趣,大家也就不约而同地向车窗外东张西望,寻觅能看得上眼的景物。遗憾的是,好似旧地重游,闭上眼也能说出来。即众山披青挂绿郁郁葱葱,蓝天几朵白云遨游,以至于我快要怀疑黄山的景色与此能有几异?

            终于,我们风尘仆仆,疲惫不堪来到了黄山境界。公路中间,色彩斑斓巍峨耸立的“黄山大门”一闪突现时,我的眼睛就为之一亮。原先不是无精打采吗?现在立时兴致勃勃了。

            到站,我们在黄山脚下的温泉(地名)下车时,约摸下午三点钟左右。山中湿润的空气一扫车上混浊(尘土杂着汽油)的气味。神清气爽中,我们尽情地大口大口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

            而黄山给我的第一眼印象是,她的确不同凡响。游客众多,来自五湖四海;语言颇杂,聚集南腔北调。

          温泉这里的地势较低且平,四周群峰壁立环绕,因而就象一座顶天入地的深井,可以观天!

            此处的房屋建筑大都与古代宫殿相仿,也许就是那时候留下的吧?因时间尚早,大家也就没有太留恋四周了,而往温泉的浴室“洗澡”去了。我的“秤砣式”游法,是不能与他们四人的自由式相比的。没办法,为安全计,我一人在外面无聊地溜达了许久,有些恼人。

            夏天,落日早,天暗迟。由于在山中的缘故,没等天完全黑,大家就感觉到凉意了。天渐渐地黑下,我们也找到了聊天的处所,那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冲积溪谷。

            这一带,溪水奔腾较急湍,而水并不太深。清澈的溪水明了地映出溪底的鹅卵石,有小鱼欢快地在游动。溪的两旁大石头也不少,圆的、方的、三角形的不一而足。撇开他们三人,我与孙杰同学随便地就找了一个长条石坐下。     

            黄山的夜有别家乡,冷风一阵一阵地袭扰着,凉嗖嗖的。听着溪水的轰鸣,看着遮天蔽月的松树在水中投下的斑驳碎影,无拘无束地闲/瞎扯着,我俩倒也惬意。哦,黄山的第一夜……

    七月二十日 多云 星期一

            踏上正式游览黄山的大路了。天蒙蒙亮,我们五人就收拾好行装,从后山开始攀登。

            远望,崇山峻岭,雾气迷茫;近视,奇松怪石,千姿百态。我们每当转过山环,迎面就扑来一团冷湿潮润的空气。虽是夏天,也不寒而栗了。

              公路,一圈一圈地绕上去,恰似纽带缠住了山峰。半山腰,白云几朵袅袅,似仙女冉冉升腾。灰色的云渐渐变白,像雪一般轻柔,又象散烟一样缥缈。升腾着,缓缓地飘着。而眨眼间,又雾开云散,仿佛融进了空气中。天仍是一片蔚蓝,那样明朗。瞧着这一切,我不禁目瞪口呆,多神奇的黄山四绝之一。

              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才到云谷寺。各人买了一张“游览证”,方算正式进入黄山胜地,也是最艰险的路程。

              山陡壁峭,险峰峥嵘。石阶一步一步地向上升高,海拔一千八百米左右的黄山该有多少石阶呀?我们都是棒小伙子,最终也是艰难地柱着竹杖,拾阶而上!

              路上,奇花异草在风中洒脱摇曳,嶙峋怪石却龇牙咧嘴,别具风格。而那古松更参天盘地,婀娜多姿。原先十分美妙的黄山,在今天的多云天气下,更加风流了。

              俄顷,有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与迷茫的雾气织成甜美的梦。晶莹的水珠,漫不经心地打在绿草上,使草色青翠欲滴,煞是油亮可爱。

            我们并没有循规蹈矩“看景不走路”,而是指指点点,走走停停,都为这黄山的奇美而倾倒。

            “啊,黄山,我来了。”有人满怀激情地向黄山诉说难以平静的心情。“来了,来了。”黄山也愉欢地回应着。

            路旁,松林参差茂盛,它遮住了人们的视野。有风在林中出入,奔腾、呼啸着,涛声时断时续,如江潮拍岸一样响急,令人心惊。

            黄山的一切都处在蒙蒙的雾色中,人如在烟画中行走,好不幽僻。

              幽僻处,更见幽情。你瞧那,“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顾盼生姿。特别是“梦笔生花”,更令人赞叹不已,完全是天然自生成。诺,群松众星捧月地把一下圆上尖的峰头拱卫,那峰头就是笔,更没有第二个名称了。而奇妙之处,却在那笔头之上,一株弯松亭亭玉立,就象一朵青绿色的花戴在笔头上。这样,梦笔生花的名字便应景而精辟地呼之欲/就出了!

            惜乎,黄山美则美矣,但却太险峻了。路途中的吃住也成问题,不能事事称心,有“拿钱买苦吃”的嫌疑。不过,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为她累,无限风光在险峰吗!

    七月二十一日 阴 星期二

              一天的疲劳使得我在西海旅社昏昏沉沉入睡,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惊醒了。坐在床上,孙杰与辛志刚这兩位同学商量,欲爬到山顶去观看黄山绝妙的云海日出。年长的陈英发同学出门张望了一下,回来道:“天气不好,別去了。”正合我意,于是乎,我又心安理得地打起呼来。但外面嘈嘈杂杂的声响仍是挡不住地传来,撞运气的人还不少呢!

              再次醒来时,天已大亮。洗嗽完毕,我们又出发了。

              天下着毛毛小雨,细细碎碎的。佇立始信峰,向对面山峰望去,云海一片,灰白色似江面一样,山峰掩映在其中。云翻滚着,就像江水打着花,好一个广漠无垠的世界,竟令人生出欲置身于那缥缈云雾的感觉。

              似上日一样,我们兴高采烈小心翼翼地游玩着。峰回路转中,我们来到了久仰大名的“飞来石”前,爬了上去,倚靠在其旁,留下了合影。

              飞来石,名不虚传。偌大的圆石耸起,中间垛着一个长条石。这长条石向前倾身,凝望着远方,千百年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这两块石之间,并不相连。那么,这块巨石在此,非人力所能为,就必须是飞来的!

              翻过上有气象台的光明顶(那时,金庸小說在大陆尚未普及。否则,明教的假总坛倒是要多逗留一会儿了),又下山坡,再弯腰穿洞穴。几经曲折,我们来到了莲花峰。

              莲花峰顶,只有一个突兀拔地而起的小山岗,四周铁链缠绕,內中汪一小口混浊的水。”嬉云”兩字历历在目,够高了吧?!

            站在此,向四处望去,未免提心吊胆,全是悬崖绝壁,且深不可测,而飘忽不定的云雾又增添了神秘的气息。再性顽的人,也要踏踏实实规规矩矩了。

              明朝大旅遊家徐霞客是左天都右莲花均上去了,而我们因为后来雨太大了,天都峰沒去成(留下一憾)。

            为赶路,我们从莲花顶上,顺羊肠小道又折返了。隐约之间,听到电子音乐声在空中弥漫,但如同“望山跑死马”,走了好久,才气喘吁吁来到发声的地方——玉屏楼,而世界闻名的迎客松就在此处。

            迎客松果是善解人意,大老远就在风中频频招手,发出好客的琅琅之声。人们再辛苦,也觉得心旷神怡了。

            远看,迎客松秀拔端庄,似妙龄女子风情万种在峭壁上。近瞧,迎客松苍劲雄伟,虬枝橫空,古意盎然。

            啊,迎客松,黄山的骄傲,黄山的象征!

            就近,我们简单地吃了午餐。沒住宿,无奈下,硬着头皮往山脚赶。幸好,山路一直是朝下的,少有波浪式地跃进。但也着实费了一番精力,于傍晚到达了温泉。

            仅这短短两天的奔波,我们虽年轻身壮,也觉吃不消,思家之意竟沛然而生。可谓,外面千好万好总不如在家好啊(现在想想,有些好笑,这也是当年我们青涩未脫的显著表现)!

    七月二十二月 晴 星期三

            在黃山呆了三夜的我们今天就要回家了,神奇美丽的黄山就要同你告别了。啊,黄山,再见了,愿有朝一日,我再回到你的怀抱。先前困倦之下,气极败坏地赌咒发誓“打死再也不来”的搞笑之言,早已抛到爪哇国了!

              回家,高兴之余,我双腿因劳累过度而发胀及酸痛之感,虽不争气地袭来,但对黃山的绝美却是依依不舍。路途上,她的活色生香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眼前,直到永远⋯⋯

              君不见,“五岳归来不看山,黃山归来不看岳”!

      2021年3月2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黃山行之日记(江前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ld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