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生死》
雪漠著
有一个朋友问我,如何面对强压于自己的恶,忍无可忍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我告诉他,有时候,人们所说的恶,其实是自己心灵的原因,大多数人总喜欢将不恶者视为恶。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长了什么样的心,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
当你非常注重自己的得失时,你在衡量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从这个角度来考虑。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在传播一种思想与理念的时候,有人认为这很好,是在以智慧照亮世界,但有人也认为我是在干涉他人的思想自由,还有人认为我是在推销自己。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雪漠”。所以我说,雪漠是一面镜子,各随因缘而解。世界上好多其它的事情,同样如此。
东莞有一位人称“根叔”的老人,他散尽百万家财,只为让那些没钱读书的孩子能读上书,是个不修行,但具有菩萨精神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曾经被人曲解他的动机。
有一份报纸,用了非常大的版面,来揣测根叔行善的“真相”,当然,其行为背后也许有着某种利益化的目的,但是之所以这种话题能够达成一种吸引眼球、引起广泛讨论的原因,就在于好多人确实在以这样的模式和角度来看待一些人的善行。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当这种心态所显示出的功利与狭隘,成为社会的常态时,它就会把好多人都熏染成那个样子,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最终,每个人都会成为这种冷漠的牺牲品。
所以说,面对世界的时候,不要总觉得我们必须去忍耐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也不要总觉得人家总想伤害我们和我们的利益。更多的,应该叩问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心中是不是有相应的污垢,然后一点点消解它。
我们首先要使躁动的内心恢复宁静,才能知道自己应该以怎样的行为,来处理我们所面对的人和事情。
当然,假如你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上师,如法如量地按照他的教法去修行,并且能够明心见性、安住于真心,那么你自然会省略上述的那个过程,随缘地做出最恰当的决定。
那时候,你只管好好品味,好好享受,明白清凉,无执无著,便是真正的“忍”。
作家雪漠: xuemockh196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