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静能生慧

静能生慧

作者: 一棵树的倒影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21:02 被阅读0次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欲无求

        这章是《道德经》中“道”的部分的最后一章。讲的是“道”的作用。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们常常理解“无为”是不作为,这是不对的。“道”是什么?“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更是自行周行不殆的,是运行不止的。所以“道”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道”按照自己的本质、根本,按照自己应该的根本规律在运行,不是为了什么目标、目的,但成就了一切事物,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而无不为”是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根本后,按照自己的本质、根本去做自己本应该做到,没有任何功利目标、目的,但从结果看了实现了自己的使命、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从而让别人看了是无所不为的。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句话就是说人们真正得道后做事的样子。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就是说那些人、侯、王若认识了“道”并且能够严格按照“道”去做,那么他好像天选之子,周围的万事万物将自动变成他想要的样子,来帮他实现他的价值。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如果周围的万事万物将要做出超它本质的动作时,这个认识的“道”的本质的我就会用“道”的“无名之朴”来镇住它,让它回归本质。这里的“无名之朴”就是“道”的最简单、最朴素的本质道理。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明白了“道”的最简单、最朴素的本质道理后,之前那种将要超出本质的动作、心态自然会停止、消失,就会重新回到本质运行规律上来。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种超出本质的欲望、行为停止消失后,自然会平静下来,更加能够体会到“道”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就会不断良性循环,天下就会自己纠正自己、回归本然大道。   

  作为道经最后一章,老子还是把“道”的作用,来说明天下治理,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政治环境决定,也说明中国的先哲都注重国家治理、人民安定。但“道”需要从认识到遵守(“守之”),到再认识(“无名之朴”)来纠正行为、心态,然后做到心理认可遵循达到“静”的境界,最后能够不断“自正”,就真正得道了。

相关文章

  • 尚茶紫砂之静

    所谓静生百慧,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 静能生慧,静能养性。

  • “静能生定 定能生慧”

    道家曰:“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佛家则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

  • 静能生慧

    静能生慧

  • 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无关生智,局外生慧

  • 2020.11.24学会闹中取静

    静能安,安能定,定能慧。“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这些都是说要学会静,学会内...

  • 静能生慧

    学经日期: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 宝贝年龄:翔翔6岁10个月、蜚儿5个月11天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学经内...

  • 《静能生慧》

    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 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一切因缘而起,因...

  • “静”能生“慧”

    “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由能内而外散发的“内涵,”也是这两年对自己成长的要求。 一天的疲惫在休息下...

  • 静能生慧

    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不是周遭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能生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oq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