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京成为我心中那个从未去过但心心念念的城市。喜欢的歌里讲的故事也都与南京有关。
终于,在某个周末,独自一人坐上小火车,咣机咣机奔赴毕业后的第一场单人旅程。
无聊的自拍因为时间的问题,去的时候坐的是绿皮火车,身旁坐了一家四口,好像是趁孩子暑假,一起来上海玩。口音和我们家乡话很相似,似乎是安徽人。
窗外天气也很好,车上人不太多。火车是小说里经常发生故事的场所,刚好才读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样的环境,想起了欧维和索娅的相遇。
四点十五左右到站,同学也差不多同时接到我。然后去第一站,南京的文艺坐标——先锋书店。
1.先锋书店
来之前有查过先锋书店是旧车库改造的。离南京站不算远。打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先锋书店书店入口处两面的墙很适合拍照,可惜不信任同行导游的拍照水平,没留下什么照片做纪念。
书店内部面积其实倒还可以,比较独特的在于这个十字的造型,有点宗教的元素在其中。以及头顶墙上的一些海报装饰。
先锋书店内景这个十字架,用相机拍出来带一点蓝盈盈的光,下面是头顶的海报。海报有音乐人的,影视创作者的,演员的,没有单单局限于作家。
不晓得图片是什么乐队的发现了女神的照片还有一些节选的文字。
奥黛丽赫本 一段深有同感的话 文艺地必有的明信片墙有人在交流,有人在安静阅读,有人在写明信片,有人在挑选礼物。我们走马观花,四处看看,没有发现特别想要买的书。当时也忘记了自己想买什么书,回来后忽然想起来应该看一看有没有廖一梅《恋爱的犀牛》。
2.南京大排档
想吃点地方特色菜,就去了南京大排档,之前在上海五角场那边吃过一次。来南京算是吃一次原汁原味的吧。
总体感觉还不错,就是好热,好吵。也许是人太多的缘故,热的很,吃饭的时候一直流汗,很不舒服。
店内环境二楼应该是有包间
店内环境我们正对着戏台。台上是苏州评弹,唱的是《白蛇传》里,许仙和白娘子初相遇的戏。认真听了,一个字也没有听懂。
苏州评弹参考攻略,由着我的性子点的,结果最后上齐了一桌汤汤水水和甜食。最后腻得要吃不下了。。。但其实回味起来除了糖芋苗,每道菜的味道都还不错。江米扣肉有肉粽的感觉,周同学喜欢吃里面的肉肉。泡椒鸡一点都不辣,相反有糖醋花生的味道,不是很推荐。虾黄豆腐也还OK,一桶鲜是小千千的最爱。我的最爱就是酒酿赤豆元宵。鸭汤包也还不错,在南京吃到的汤包感觉比在上海吃到的好吃很多。
火车上做的攻略酒足饭饱,去看秦淮夜色啦。。
3.夫子庙
夫子庙不知道哪个门出了地铁站,走呀走呀走呀走,然后就到了夫子庙。先是很多特色小店,布局有点像武汉黄鹤楼旁边的一条古街,
手提袋很好看往里走,可以看到秦淮河,以及河中的画舫,对岸的表演,像绍兴。但是河水又比绍兴的水面宽了很多,看起来大气很多。
秦淮夜景总的来讲,没有让我失望的。喜欢有水的城市,喜欢水边有灯光,岸边有表演。秦淮河给我的总体感觉又柔情又大气。
河对面的表演 画舫没有坐在画舫里面赏赏夜色是个遗憾。
祭祀的表演 祭祀的表演夫子庙一条街都有很多古时候的机构比如江南贡院这种的,有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场祭祀的表演。乐声和仪式都让人觉得很庄重,想起电影小森林里的祭祀礼仪。
感觉整体是有点匆忙,没能静下来好好感受。最好能在画舫里坐下来好好游一圈,静静观赏两岸的夜色才好。所有的江南水乡里,南京应该是最为不同的,因为她既有水乡的柔情,又有帝都的底蕴。欣赏之外,不自觉的怀有一点敬意,像一个端庄的大家闺秀。可惜此行匆忙,有机会定要再细细感受一番。
☞小插曲:答案茶
逛完夫子庙回来的路上,在街角偶遇一家答案茶,喝了一杯非常好看的桃之夭夭,美中不足是小姐姐默认给我放了多糖,味道有点太甜。
奶盖上有问题的答案说是因为一杯茶做了一个决定是有些夸张,但这句话也确实给了我一些勇气,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很好看回来的路上一直舍不得喝,到处找角度,来拍出这杯茶的美。
4.早餐和南邮
来南京必须要吃的鸭血粉丝汤,在南邮旁边的汤包店吃的,两个大半年没吃过早餐的人陪我吃早餐,也是让人感动。。
鸭血粉丝汤,味道有点淡,内容丰富。多放点醋,吃起来还不错。汤包很nice,可惜没记住名字。回来后还在心心念念的味道。
早餐无图。。。。
作为一个曾经心心念念考南邮研究生的通信孩子,逛一逛南邮也是有点纪念意义。南邮的三牌楼小区,面积不大,不到几分钟就逛完了,其实也没什么特色,一大片荷花池,一条和河理有点相似的小亭子,一条种满了梧桐树的道路。同学有提醒说这边的梧桐树都是三叉的,意思是代表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梧桐树(๑•ั็ω•็ั๑)被他这么一说,忽然觉得这个梧桐树的造型有点难以直视。不过这个三,也可以表示三牌楼的意思不是嘛~\(≧≦)/~
荷塘5.总统府和1912酒吧街
总统府门口排队的人很多,不过进来逛了以后才发现不是我喜欢的旅游点。大概对园林建筑比较感兴趣的人会很喜欢。
总统府里面有清末的一些建筑,也有孙中山办公室,卧室,会议室,国民政府其他办公场所的参观,办公室的布局有谍战片里情报站的感觉。
图片甲 图片乙 孙中山是不是hin帅没有个历史精通的人在旁边,我是真的不太欣赏的动。
办公si无聊到玩美图的我们(๑•ั็ω•็ั๑)
小肥猪 花花猪里面也有一家先锋书店,挑了明信片,鲍布迪伦的一本诗歌集,还看到了一首美美的小情诗。
六朝帝都,十里秦淮。张玉娘竟然是和李清照齐名的四大才女之一,可惜以前从没听到过。搜了搜她的作品,还是最喜欢这首“山之高,月之小,月出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逛呀逛呀逛呀逛,最后又去外面的酒吧街转了一圈,很不错,莫名觉得有武汉的感觉。也有广州沙面街边手工小店的感觉。晚上来应该很美。
很多小铺6.南京博物院
嘿嘿,此次来南博也有点特殊意义,因为南博是我们公司做过的一个项目。所以进门就一直留意有没有摄像头,报警器什么的。但是南博确实有带给我惊喜,长这么大第一次这么认真逛博物馆,而且竟然觉得好玩。
一望无际的大草坪大厅屋顶
彩色给人的感觉很好。
屋顶☞好,开始上历史课了。。
首先讲讲社会演进。
吸引人兴趣的第一段介绍对于新石器这个词语早有耳闻,在这里才算真正看到他的解释。
玉器 介绍对于玉也一直不陌生,在这里有更为详细的介绍和演进史。忽然间变身对历史感兴趣的好奇宝宝。
金缕玉衣来一段百度百科:
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文物,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金缕玉衣似乎玉和长生是紧紧相连的。所以汉代的陪葬品里经常会有玉器,人们相信保持尸身不朽,有朝一日魂归于魄,则可复生。
永生之梦 很喜欢这四个字人们对于永生的追求,像缥缈的梦,虚无的花。
事死如生 墓穴设计聊完这略有些深沉。神秘和缥缈的话题,看些稍微轻松点的。
萌萌的这个是木雕的,看起来一小排萌萌的小人偶。细看的话每个人脸上还有表情。很神奇了。
憨态可掬的感觉 这里有一只孤独吹箫的小人货币演进
有一个很糗的事,对着上面的货币说是虎符。有个中年大叔说,哪里是虎符,虎符是老虎的样子,这个是货币。。。
钥匙?money?看到这个,跟同行的小伙伴说,这个长得可真像钥匙哈。又是那个大叔,一脸无奈,哪里是钥匙,虽然现在钥匙代表车子,房子,也就等同于金钱。但是以前只是货币。。。
还有上面的类似于$的,大叔再次教育,那是篆体刀的意思,不是$,美国的美元那都是好久以后的事了。。。真是高手在民间
☞数字馆
这个做的也很不错。以一种影像的方式,重现历史,重点画面也都很美。
霸王别姬 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春夏秋冬老让我想起那首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赛龙舟 竹林七贤☞当当当,最好看的民国馆来了
民国馆里面就像一条民国风情街
有点暗 好多气质小姐姐在拍照 六朝帝都,十里秦淮。 六朝帝都,十里秦淮。 好多小时候的零食 六朝帝都,十里秦淮。 六朝帝都,十里秦淮。 好看的窗花 台上的好戏和台下的嗑瓜子群众 喜欢这种糊糊的感觉 折子戏 没来得及加入嗑瓜子大军在博物馆逛太久了,出来时间不多了,然后匆匆忙忙吃了午饭赶去车站。取票,进站,结束南京之旅。
感谢周同学成全我这一次随意的无脑之旅,随兴随意,什么事情都有人操心,好像第一次出去玩有这么好的待遇。虽然时间短,但是很开心。
这次南京之行,谜面是旅游散心,谜底却是告别结束。像那杯茶给的答案,主动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