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个故事,有个人回家,看到家里的狗满嘴鲜血,而家里的孩子却不见了。他于是就想一定是狗,把孩子给咬死了。于是气愤的他,拿起棍子,三下五除二,把狗打死了。当他收拾房间时,却发现孩子在床下,而在洗手间的角落里,躺着一个死蛇。当看到这一幕时,他才明白,原来是自己错怪了狗。狗为了保护孩子,和蛇撕打,最终把蛇咬死了,保护了孩子。
也许这个故事有些杜撰与离奇,很多人通过这个例子看到了冲动、看到情绪失控、看到了不加思考的判断等等,其实这其中,蕴含了一个原理--推理阶梯。
QQ20180607-212532.png
推理阶梯:就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有意识地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其思考过程是这样的:观察数据 --选择数据 --给数据以定义--做出假设--得出结论--采纳观点---采取行动 。
比如:一位经理B,看到一职能部门A经理与其上司沟通,间断性地听了几句对方谈及工作上的事情,于是他就认为,职能部门A经理,越着他和上级沟通工作上的事情,于是对职能部门A经理,心生不满。在后续的工作中,百般刁难,不配合。而真实的情况是,职能部门经理A,与其上司沟通会议事项,对相关工作做了解释,而并不是征求意见和商讨的。B经理这种主观臆断和后续“报复”行动的产生,就是个人的主观推理所致。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不乏这种情况 。在家庭中,有时对孩子对家人,我们也会因为看到或听到了部分信息,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的情况下,就轻易地做出判断和结论,从而导致矛盾产生甚至激化的现象。
产生推理阶梯的关键原因就是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性地获取数据。然后再根据自己已有的信念系统做判断。所以就会出现被冤枉、被误解的情况发生。也徒增自己的烦恼,甚至会影响个人的职场品牌。
在我们了解了推理阶梯这个原理之后,当再次看到让自己不开心或气愤的事情时,问自己一句:这是不是只是一个推理?从而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沟通、还原事实真相,再做出下一步行动,这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的所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