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小哥哥终于结婚了,30岁的大小伙子娶了一个35岁的二婚女,带着一个小姑娘,彩礼12万,小伙子家里已经在县城给买了房子车子。也就是人家结婚标配的东西是我们这一茬女人奋斗了十来年的结果。
我们这一茬女性朋友,出生的时候碰上计划生育,家里还穷,还是天经地义应该重男轻女,我们从那个纯手工劳作过来,自己都觉得重男轻女没什么不对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没有男性壮劳力真的不行。生下女孩被遗弃的,被送人的,被偷偷放在亲戚家养的,没被送人也上不上户口没事被人开玩笑说是黑户不给分地的。
记得小妹七岁要上小学才给上上户口,分上地,小小的孩,每天跑到属于她的那块地上去看看,逢人就显摆她有地,不是黑户。
没上过幼儿园,也不知学前班是干什么的,生育高峰期被生下的我们,上小学那也是挤破头,学校教室就那么多,适龄儿童又那么多,村委会和学校也会想办法,学校教室不够用,把村委会腾出屋子来,有一部分人去那儿上学,老师两边跑。
一年级有两个班,从二年级开始就都只有一个班,怎么办?留级!也就是说,有那么三四年,必须有一半多一年级考二年级的要留级,为什么是一半多呢,因为二年级考三年级的也要有留级的。
“万年一”这样的名词就是那会儿诞生的,留着留着也就不上了,所以,我们那会儿好多人同学体系特别庞大,有的竟然跟我家兄妹几个都是同学,每到过年回家时就拿这个跟他开玩笑。我读一年级时我们村有九十多人,考初中时就十二个人,这还是开创了小升初的数量奇迹,参加中考的是八个人,上高中的是五个人,参加高考四个人。
就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女孩子想占有优势资源更是难上加难。
到了适婚年龄,那会儿还没有被流掉的女孩子,只有被偷偷生出来的,女孩貌似比男孩还要多些,不敢挑挑拣拣基本只要不残就赶紧嫁。
结婚后赶上国家经济形势好,只要肯出力就能挣钱,所以起五更睡半夜的挣钱,努力在县城买上房子,给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去年县里组织了一个电脑扫盲班,学习word Excel什么的,已经在县城居住的同学ABC报名了,开学那天三人盛装打扮,把这么多年一件件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买的金首饰全部带齐,金项链、手链、戒指耳坠。描眉画眼的去了,就怕被人瞧不起。
开课伊始,先上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人问:
“谁家是贫困户啊”?
坐在她们前面的一个黑不溜秋的胖媳妇站了起来,说我家是,我家还有贫困证呢。
干部说:“好,明天把证带来,领一千块钱补贴,明天下课后来找我”。
我们开始过日子的时候,贫穷是让人瞧不起的,我们刚把日子过好一点,贫穷都有证书了。
我们谈婚论嫁时,要是嫌贫爱富会被人指指点点,现在,当初被指指点点的人,都收了巨额彩礼,直接嫁给有房有车的小弟弟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