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魁星是天神
魁星即便是得道后,成了天上的星宿,依然未脱离鬼身、鬼面、鬼衣、鬼形。明代万历——天启时代的“魁星点斗”,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民窑画风,那时,是中国历史上章回绣像小说的创作高峰,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就是嘉靖——万历年代问世的鸿篇巨制。小说中,描写了许许多多鬼的身影,以至于后来的画师们,根据这些鬼影,勾勒出了固定的鬼之形象。
那时侯的绘画匠人,制订了一个鬼的公式:
头如斗,眉如苕,秤砣鼻子火喷口; 铃眼,核头脸,锯齿獠牙带耳环, 胳臂腿壮生筋健,坦胸露腹衣不全。 这就是鬼的身形。 用这个鬼的公式, 给《上篇》与《中篇》的两个魁星相面,何其相似乃尔?
两者所不同的是,《上篇》中的魁星,写意成分大一些。《中篇》的魁星,比较写实。它们都应该来自起源明代的绣像小说,在这些瓷画上面,似乎还可以看到木版印刷术的痕迹。
(二)魁星是一句酒令
一天,与朋友喝酒,聊起了魁星的话题。我说:“魁星是旧时的词汇,现今已经不多用了……
。 ” 没想到,遭到一位酒友的反对,结果,我被罚酒三杯。 朋友说的话,记录如下:“喝酒的人,离不开这个魁星,… . 行酒令,少不得魁星。……哥俩好… . 六六六… 五魁首… . 这里就有魁星。
这块瓷片,是《春秋》的魁首
“五魁首”本是“五经魁首”的简称。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每经所取第一名为“经魁”,“魁”即是“首”、“第一”之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后来,这种试士的制度虽然被废弃,但习惯上仍称乡试的前五名为“五经魁”,简称“五魁”。尔后,“五魁”被一些喜欢喝酒宴聚的人作为吉语祝福,这个酒令中的吉语,就是对魁星点状元的纪念。哈哈……
.. 你胡言乱语,来,来,罚酒!罚酒!!” 没有想到,魁星不仅是文人的鼻祖,还是酒鬼们的崇拜偶像。看来 , 魁星对中国酒文化的影响 , 还是颇深的 . 真是有意思。
(三) 魁星处处可见
其实,何止酒鬼崇拜魁星?仔细观察民间风俗的许多侧面,都有魁星的鬼影。在汉字的解释上,“魁”的含义,是表示第一的意思,大概,这也是从魁星在北斗星君中,排行第一的现象上,引申出来的吧?民间处处可见这种独特的
" 魁文化 ".
第一者,尊称“魁”。
文人中的第一,是文魁。武人中的第一,是武魁。情色场中,第一名俏佳女子,被称为“花魁”。连罪大恶极的首犯,也沾上了魁星点状元的恩泽,冠以“元凶”的雅号,称为“罪魁”。
有趣的是,一些民俗食品,也能称“魁”。
一次,在山东一农村小镇,午间小餐。见一小饭馆,书三字牌匾“朝天锅”,学生纳闷,进屋落座方晓,饭店不卖别的菜肴,屋中只有一口二十二印的大锅,内煮类似北京羊杂碎的炖菜,众人围坐,自吃自添,吃饱为止。哈哈…
.. ,甚是实惠。主食更为奇特,大的出奇,圆桌面般的一张面饼,吃多少,切多少。询问老板,这食品尊姓大名,老板回答两字:“锅魁”。 好一个“锅魁”,饼中之魁!
(四) 魁星出现于隋唐吗?
细想来,“魁星点斗”之精华,为什么会溶入民间的角角落落?
大概,与中国人尊儒尚文的历史有关吧?汉代虽然提出了“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口号,但是,没有正式的制定科举制度。所以,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没有 " 魁 " 字。 如果有人拿出汉代的“魁星点斗”,一定是赝品假货。
魁星关照下的科举制度,
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 1905 )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 1300 周年。 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 “魁星点状元”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风景线。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道奇观。它的影响,深入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处,以至于深深的影响着今天的现代文明。
(五)魁星替天授权
魁星点斗,作为一种中国民间的信仰习俗,起源于何时?确实无资料可考。但是,唐朝建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却有史可循。魁星作为道教神君,作为代表科举制度最高理想的形象,会不会出现在李唐王朝?应该看一看唐朝的宗教信仰。
唐朝是儒、佛、道并重的时代,儒、佛、道平等,同为国教。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崇尚礼数的封建王朝,最能表象地位高低的,就是在金銮殿前的朝班排列,当时,是这样排列顺序的:道教站在第一位 佛教站第二位 , 儒教于第三。因此可以说,唐朝的真正国教,还是道教。
魁星 , 做为道教中 , 上天的神君,在君权天授,世间一切万物之权,都为天授的封建专制思想系统的作用下,魁星点斗的最初出现时间,完全有可能出现在唐朝。魁星点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它是天授君权的延伸,天授状元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