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次周测,老师对成绩的关注也引起学生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
这次周测有的学生就开始搞小动作,判卷总分时,有个别学生徇私情多给加分。
分数出来的周会课,给大家公布分数后,我先给大家讲了个小故事。
有甲乙两个学生,考前这一段时间学得不扎实,分数出来后,自己都很不满意。
甲同学觉得有的同学考的好是因为他们幸运,自己这次考的不好是自己审题不认真,有好多自己会的都做错了。面对试卷上的分数心里很不甘。
乙同学老老实实地分析了卷子,没写到卷子上没拿到分数就是没学好,要么是自己做的少不熟练,要么是自己没有及时复习巩固,要么是自己遇到问题没有彻底搞明白,不管怎么样,不怨天不尤人接下来踏踏实实去学习,认认真真地做到日清。
甲同学分析后,接下来学习状态依旧,考试时也不是老老实实借助试卷发现自己的问题,而是想法设法提高分数,居然和别人传小纸条对答案,甚至在互判时私自加分,结果分数出来后,好像自己掌握的挺好。
他觉得这样很轻松,平时不用很下功夫,利用这种投机取巧还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觉得老师也没发现,自己很有才。甚至对他人的扎实努力不屑一顾,就这样晃悠到了毕业。
乙同学每次都是老老实实地考试,老老实实地发现问题,然后订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不断纠正问题,一月后凭借实力达到了自己想要的分数,毕业时够到了自己满意的学校的分数。听起来,乙同学在学习上很老实,很低调。
大家觉得谁是强者呢?
那就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这样的强者,而不做那个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弱者。人一旦企图掩饰自己的弱点,便要付出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努力,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进行一系列维护自己面子的浮夸,结果会使自己的弱点越来越多,成为更落后的人。
我接着说,有人问我,“曹老师,你为什么能坚持每天读书啊?”
我说:“因为觉得自己笨啊!”
因为觉得笨,所以才要多读书,因为觉得无知,所以才要多学习。
如果笨还不去多读书多学习,那岂不是更笨吗?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