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听完会话分析(CA)的学术报告后,跟几位老师吃饭到现在,饭桌上才知道是哲学系主任和外国语学院院长等。世间厉害的人中,往往有性情中人,聊得很嗨,听他们的经历也很坎坷,如鞠老师早年还做过几年钳工,说手背都没有完整的肉。
鞠对我说,目光要远大,落手要细处。这确是我的问题。长期花大量精力在知见学习上,到现在连世间定位方向还模糊;被各方拉着做各类事,终究是分身乏术。
中午在山上漫步,身体生大苦受,观空也不稍减,还要赶去听报告,难受之际,想到《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于是临时抱佛脚,一路上老实称名。
昔时圆悟克勤祖师,天资聪颖,日记千言,通达教理,参禅也有悟入,名称远闻。后来见五祖法演,却不被认可,忿然离去。五祖说:“待你患一场热病时,方思我在”。后圆悟禅师到金山,染伤寒困极,发现平日见处,无得力者,追绎祖言,自誓归去,这才有后来的大悟。
所以,平时或潇洒自在、或天花乱坠,都不济事。还要看病苦来时、生死关头,做得主否。病苦实是助道良药,据说,戒经中就有“比丘常带三分病”的说法。经历切实的苦痛,才知吟风啸月之浮泛,才能警惕无常苦,才能常怀出离心,才能抖擞精神勇猛精进。
且看圆悟祖师的悟道偈: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何等生动!但你跟着境界跑了吗?你的脚跟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