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放下剧本里纠葛
放下头脑中的剧本,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当我们彼此看见的一刹那,爱就发生了。
第2章 剧情里没有爱
缺乏爱的付出者,他的付出经常不是出于对方的真实需要。好比你想吃苹果,别人送你一筐梨,你要不要?若你不要这筐梨,你会不会对送梨的人感到内疚?其实付出者一直在自编自导自演,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要,却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在爱对方。
有一次给女儿做了锅包肉,女儿尝了一口就不愿吃了,一直吃别的东西,我因为在减肥没有吃。我就觉得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吃呢,劝了她几次终究还是没吃。确实,当时心里有这种想法:我使劲揣摩你的心思,费劲巴拉的想要给你做顿好吃的,做到你心眼里去,你却一口都不吃,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出力不讨好。还好她没有长大,还不懂得这种“内疚感”,还好我知道自己难受却懂得不能去生孩子的气,还好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在“真自我”中成长!
好比你想吃苹果,别人送你一筐梨,你要不要?若你不要这筐梨,你会不会对送梨的人感到内疚?其实付出者一直在自编自导自演,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要,却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在爱对方。
我妈也是这样的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或者事就会让我去尝试吃或者做,我现在都会拿苹果梨的例子说给她。真的会生气,而我不内疚了。
当你发现自己又要重蹈覆辙的时候,不要指责自己,埋怨自己“怎么这么蠢,又跳坑了”,而应该表扬和鼓励自己:“好棒啊,我终于觉察到这个坑了,这就是一次跨越性的成长,非常棒的觉知。”
哪怕你已经跳进坑里,也要允许自己在坑里,同时觉察为何会跳进去,觉察跳进去的感受,觉察鼻青脸肿的感觉。这些觉知会慢慢培养出观察者的距离感。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重要而艰难的功课是——允许。活在真相中,承认真相,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允许父母没有自我,整天活在付出感中;允许丈夫看上去懦弱,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允许别人恶意地定义自己。这些其实都只是他们自己的剧情而已,可能我们看着会觉得他们很苦,那就允许他们受苦,受苦也是他们的权利。
界限即自由。当我们能够尊重每个人的界限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对方,方法一定不是进入对方的剧情去扮演角色,或者硬把他拽出来。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尊重他,如他所是,活好自己。
“ 第二个常见的陷阱是让自己变得更正确。”读到这里,发现自己正陷在这种“自我最正确里”,每次听到到老公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我都会挑挑拣拣的,说你不能那么对她等,有时老公也听,有时会说我看了几本书走火入魔。我不能因为自己“修行的都是对的”,而全面否定别人的做法都是错的。
有位妈妈分享说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两岁,一个六岁,有段时间经常对打。我想很多家庭可能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孩子打架的原因很多,比如弟弟想跟哥哥一起玩儿,但是弟弟太小了,不懂游戏规则,哥哥生气揍了他。或者,哥哥嫉妒弟弟的新玩具,要抢过来,结果两人动手,都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妈妈该安慰哪一方呢?遵守界限的妈妈不会参与孩子之间的争斗,也不会说“打架可耻,绝对不可以”。她会静静地观察,除非有危险,否则不去干涉。有时候,哥哥把弟弟逼急了,弟弟会发狠反击,哥哥也会有所忌惮。在这个过程中,哥哥会学习到,即便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也不能随便欺负,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因为他们知道彼此的界限和需要,他们在不断冲突的关系中逐步体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尊重界限,才能建立彼此都省力的关系。
>> 得不到伴侣的支持,觉得自己很无助,没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法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这是很多人的剧情。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更容易认同这个剧情,即“幸福必须经由一个男人才能实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没成年的状态。
>> 家和万事兴,夫妻合力有个前提,即双方都有能够自我负责的成年人心态,能够一起面对风险,承受压力,感谢彼此的努力;出了问题能一起解决,而不是急着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是好事,那就竭尽全力去做,不用等待任何人的支持。能够理解你的人,自然会跟随你、支持你。自己站稳了,别人才愿意与你为伍;自己能对目标负责,别人才愿意鼎力相助。这是人性的定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