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学习《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自我功能与父母功能》主讲人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范祺嘉。
主要内容讲到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母亲阶段(0---15岁身体需求发育期)父亲阶段(16----30多岁学业,就业,成家,立业社会功能)自性化阶段(30岁以后自我价值实现,是完成前两个阶段后的提升)
在所有危机发生的时候,母亲象征性功能会充分体现,医院,幼儿园,老人院等地方是象征母亲的地方,人这一生有很多在母亲阶段和父亲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停留在某个阶段,他的自性化发展也无法很好的实现。所以在母亲阶段,我们作为妈妈要懂得如何做个好母亲,母亲的类型又分为:照顾型,依恋型,主体界限关系。这其中有告诉我们母亲与孩子的距离怎样控制好,想做个好母亲,先做个相对“坏”的母亲,可以给孩子表达愤怒的坏母亲,唠叨的母亲好还是沉默的母亲好,还阐述了隔代教养,代际传递等问题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
小组讨论和各种案例的分析,让我更加明晰了孩子和母亲焦虑的成因,孩子驱力(活下来的能量)大小,尤其是死亡焦虑也是分离焦虑的一种,孩子对死亡表现的特别有兴趣,是因为他把焦虑寄于一件事情上,把这件事做不好就如同死亡一样的心态。每个孩子都有焦虑,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区分和明确,我们爱的教育就给孩子造成更大伤害。
做父母尤其是做新时代飞速发展背景下,祖国的未来建设者的父母,我们必须学习和成长才能给对孩子对的爱和正确的教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