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这是个由于在母亲葬礼上表情平淡,而被判死刑的故事∣《局外人》书评

这是个由于在母亲葬礼上表情平淡,而被判死刑的故事∣《局外人》书评

作者: 穗三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23:10 被阅读12次

《局外人》[法] 阿尔贝·加缪

该书第一部主要描绘主人公是个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的人,既不悲伤也不兴奋。他在母亲葬礼后悠闲地与门卫探讨牛奶的话题,第二天还和女友尽情游玩了一天,丝毫没有感到悲伤,母亲的死亡对于他来说就如报纸上刊登的一条陌生人的死讯。

本书中最有张力的是第二部中的庭审情节,“我”在沙滩游玩时出于正当防卫开枪射杀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突然开枪杀人),但法庭却因为我母亲去世后照样找女友看电影、没有表现得悲痛万分,将我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并以道德败坏为由加重对“我”的刑罚。

“即使是坐在被告席上,听那么多人谈论自己,也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检察官与我的律师进行辩论时,我可以说,双方对我的谈论的确很多,也许谈论我比谈论我的罪行更多。”

“我”被检察官慷慨陈词的道德大棒打到了,本来就感情贫乏的“我”更是连插足庭审的机会都没有。明明是最关键的被告,却像个局外人,静静聆听整个法庭对“我”的批斗大会。法庭传唤的证人并不是沙滩刑事案的目击者,而是葬礼相关人员;调查的不是阿拉伯人事件真相,而是查找我与女友的玩乐踪迹。这一切都是为了塑造出一个冷血、不孝的形象,然而这与本刑事案有什么关系?

联想到现实,这种例子其实到处都有。

宁愿拥抱虚伪的世俗情感,也不接受表现真实的内心感受

社会上每个特定对象都有一个固定的人设,只要你违背了,就是大逆不道、礼崩乐坏。

书中表现的是孝道对“我”的舆论影响,“我”对于母亲去世表现平淡,第二天还像没事人一样活动。孝道要求你必须悲痛万分、歇斯底里、没有精力进行其他娱乐,其实主人公完全可以这样做,只是“我”根本懒得表演,即使是表演也会让道德卫士们心安理得,不至于礼崩乐坏。我们并不知道主人公与父母的关系,如果母亲常年殴打他呢?外人不知详情强制要求容忍、体贴才是最大的恶。

例如身为男子汉,必须阳刚、健壮、坚毅。社会不容许娘炮、软饭男、粉色控、女装癖的存在,“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这是他们的说辞。所以男人就不能软弱了,女人也不能刚强了,众多条条框框只是为了让你迎合世俗要求,内心如何根本没有人关心。

另一个例子是国人对于抑郁症的普遍不理解,一说抑郁症似乎都觉得是自作多情。你多说几句痛苦,旁人会安慰你你想多啦,别传递负能量啦。抑郁症患者的苦闷于是越积越多,等到压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你亲属则惊呼我们之前都不知道呀!他们根本对你的内心感受没兴趣,他们只需要一个“你不是病了”这个事实掩盖担忧。

人治社会,抡起道德大棒,忽视真正案件逻辑

不用法律思维想问题,为的是维持现有道德秩序,通过辱骂、劝说等方式向后来者杀鸡儆猴。

本书中的“我”由于冷血、不孝,不是案件细节,而被定死刑。听着是不是很荒谬?支教农村的人就必然不杀人吗?小偷就必然不孝吗?将道德与行为捆绑在一起,不是恶就是蠢。

例如偏远地区的无妈村、寻亲节目的寻找母亲,看似追究母亲的抚养义务,其实背后是对女性生命权、自由的漠视。抡起道德大棒强制妇女吞下别人对她施行犯罪的恶果,主要目的维持社会稳定,六千万剩男是个很可怕的危险因素。正义在你遭受不幸时不会出现,当你终于逃出牢笼正义立刻义不容辞的出现。

再如蒋劲夫家暴日本女友,其朋友发帖暗示女方生活不检点、辱骂中国。在无证无据的前提下,激情的网友开始对日本女友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是我国网民最爱用的几句俗语之一,无论你是被打、被杀,只要你道德有瑕疵,那都是应该的。“微博云法官”遍布网络世界各个角落,道德断案是他们的最爱,毕竟这又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法律理论,就和村口家长里短一样的,你偷汉你该死。

书中的“我”对待现实生活抱有随波逐流的态度,日常上循规蹈矩,大体上是个良民,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游街斩首。生活陷入无意义的漩涡,“我”的极端真实让信上帝者大为惊骇,恨不得立刻送“我”进地狱。最后上刑时“我”依然平静如水,甚至到了思考生命的境界。要是道德卫士们知道“我”到死也不皈依上帝,必然是愤怒无比。

相关文章

  • 这是个由于在母亲葬礼上表情平淡,而被判死刑的故事∣《局外人》书评

    《局外人》[法] 阿尔贝·加缪 该书第一部主要描绘主人公是个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的人,既不悲伤也不兴奋。他在母亲葬礼...

  • 局外人

    人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呢? 局外人,局外人。 在母亲葬礼上没有流泪,被判处了死刑。这就是游戏规则。 局外人就是你每天的...

  • 好书推荐—《局外人》(转载)

    《局外人》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因为荒诞的舆论,坦然赴死的悲剧故事,他被判处死刑,仅仅是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

  • "我知道这个世界我无处容身,可是,你们凭什么审判我的灵

    "在我们这个社会,一个人很可能只是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判处死刑。" ...

  • Day17

    昨晚看了法国作家加缪写的局外人,在那样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在母亲葬礼上不哭的人都会被判处死刑。默尔索偏偏是这种人,他...

  • 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若一个人在他母亲葬礼上表现得漠不关心,你会投去异样眼光吗?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这是《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最终被判处...

  • 局外人

    一个杀了人走上法庭的人,最终却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而被判死刑。事情看起来荒唐至极,却似乎又合乎情理,作为一个...

  • 《局外人》

    《局外人》: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而被法庭指控,最终却因为“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被判处了死刑。 在我们的社会里...

  • 《局外人》

    《局外人》: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而被法庭指控,最终却因为“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被判处了死刑。 在我们的社会里...

  • 《局外人》

    《局外人》: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而被法庭指控,最终却因为“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被判处了死刑。 在我们的社会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是个由于在母亲葬礼上表情平淡,而被判死刑的故事∣《局外人》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bo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