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朋友圈装死,微博disco”的日子,居然觉得还挺好的。
想着过去一段时间,最让我疲倦的,居然是社交。
甲方的朋友圈要看,地产资讯的推文要跟进,行业的发展也要知道和总结,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还要想着约朋友见面,两地跑,探店吃饭。
手机使用时间:80%的时间在微信,15%在视频软件(不烧脑),5%其他。
也不可以说无所得啦。
得到了,人脉的稳固和扩张。
得到了,看其他问题的视觉和资源的可能性。
------
似乎经历过这些:
- 主动选择信息是一直都有的,
@但,我不是一个追着流行踩着流行的人,所以除非混媒体广告这一行。
@无论是精力还是专业,其实还是只能深入关注某一个方面。其他的平时吃吃瓜就好,不知道也没关系。
- 概括信息的能力一直都没系统去做,我觉得是因为自己功利心,觉得做这件事要不有利,要不最低最低被认可。
@但,其实进入社会之后,这类基础知识体系的搭建,就不像在读书时代有老师帮着你,得自己来。而且得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搭建,并且深度思考,而不是左一点右一点,毫无脉络。
@至于分享,首先渠道肯定没问题,文字平台视频平台大把,就看自己要不要做内容输出。
@还有就是,其实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起来。赞同和反对的声音都会有,黑子喷子也不是没遇到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了不同的声音也不要难过或者否定自己。
------
年纪大了,脸皮厚了。emmm~~~~是个好事。嘻嘻~~
最近玩微博,早些年(因为也有同事互相之间关注)官方转发、商业互捧、发个人生活(猫猫、或者做了什么事)、感情抒发。就不太敢表达自己。当时也没有开小号的想法。
现在就,看了小说,自己会概括,发长评论,甚至还花了几天做了时间轴图,发到超话。看到节目,实在很想的话,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觉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当然我没有什么背书或者作品,所以其实也不担心会被网络暴力了,就是个nobody。所以反而让我毫无心理压力地去经营微博,有一说一,发泄情绪,练练表达,练练文案。
至于我的第一篇头条文章,可以期待的。emmm~~~(狗头)
------
想做一个资深网络人,蹲了一个月,发现算了,太难了。既不是媒体也不是一直有流量(比如说至少上万粉丝),当然也没有具体的定位,就更不可能有followers。而且这些百万千万的号,水军僵尸号,然后就是真粉,还有的就是路人粉。所以,要不就有背书,要不就有钱买粉。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走红的套路一样的。
关于写文字:
首先,除非是走爱豆路线,或者打造个人ip,否则抒发个人哀怨情仇,这些手中绝对不爱看。
然后,热点推文的套路都被摸透了,照着练照着写也不会太差。即是说,不会凭借着一两篇爆款文就能作为自己的代表作。而且那些头条文章水分太高了,任何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我也看到过一些没啥内涵了,看了跟没看一样。其实互联网因为传播度而太哗众取宠,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权威性,关键的信息还是应该相信国家或者官方类的读物。
但是,可以在某些领域持续关注,让自己成为资深。还是可以努力看看的。
------
最近dyg、乘风破浪的姐姐、kpl主题留言,会有几十个点赞。好吧,也不管是不是僵尸粉,总归也有些些鼓励。
持续输出,接收反馈。
让自己养成对即时信息的跟进,马上看,马上搞懂,马上输出。
很多已经做到的媒体人,我是这方面的新人,学习中~~^ ^
------
最容易获得点赞或者评论的,是那些带动情绪的杠和黑,反而支持的,理性的知识类的,得不到太多关注。也不是看不得别人好,是因为对方跟自己差不了太多。如果是差好多,绝对只有羡慕了。而不是想过把对方拽下来。
也透露了微博的本质,就是一个信息平台,但绝对不是专业的新闻平台,所表达的信息未经筛选,经不起推敲的。发泄发泄就好了,认真就输了。以前羡慕,现在不会了。
------
所以,我其实是一个节奏很慢的人。慢慢感受,慢慢认知。爱上了,认定了,不离不弃。
------
学不会现在年轻一代的说话方式。那为什么要学呢?显得自己cool一点吗?拼音缩写、拆字的,其实真的跟我的年龄、人设不相符。在我看来,沟通效率很低。
其实,这样区分吧。如果不是工作场合,或者跟这样说话的朋友在一起,或者跟很熟的朋友,那就玩一玩这样的说话方式。不然没必要。哪怕这个朋友跟你很熟,但人家也不是这么说话的。我们这么说话也还是挺幼稚的。
------
发表的文字,能够中立理性的,也是因为表现得中立理性。而不是宣泄情绪或者不断反问。
反问可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不是文字的结果。没有人愿意看泼妇骂街。
我也观察到,我有一些评论是没有人理的,多半是因为直言不讳。哈哈~~~哪怕是大众,也不愿意被知道自己是foolish。微博微信抖音等等,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首先是一个宣泄情绪寻求认同的地方。立flag立人设的,是需要资本媒体的力量的。所以要提醒我自己,微博终究也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发了就散了,等到几百个几千个赞的时候再来想想自己是否具备社会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