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Beia&Coco's I Diary #21 Cello Pr

Beia&Coco's I Diary #21 Cello Pr

作者: 尹雅晶yajing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00:00 被阅读0次

算起来,正好两个月前,决定学大提琴。

别人问到底是什么触点,或者是受了什么刺激。我也说不出来。

可能是很多很多年前的马友友,可能很多年前的《卡农》,也可能是最近考古《偶像练习生》的舞台,听到韩沐伯的大提琴。

种子埋下了,然后,适合的时候,发芽。

选音乐培训机构也是够随心,就近原则,瞄准小区楼下商区。我一开始就想:有,就学,没有,就没缘分了。在一个散步的晚上,去问了第一家,没有。然后去第二家,有,唯一一个大提琴老师,台湾的。

老师平时有其他工作,只有周日在。然后等来周日的试课,听老师拉一段,当时都愣住了,眼巴巴的看着。然后,就决定了,交36个课时,然后拜托学校帮忙去北京的琴匠买琴。


Week 1(2020年9月20日):

主题:学会握弓、乐理知识

也就是这时候发现大提琴是个“冷门”的乐器,学钢琴和小提琴的人很多,老师也很好找;但是大提琴在非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师资资源很少或者可以说为0。

所以能这么快找到老师,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

第一周没有琴,老师也只有在周日才能见到,培训机构里面没有人动大提琴,就这么寂寞的拿着学校里唯一的而且还没有调个音的琴练习。

大提琴的弓比较大,一开始连弓都不会握,也握不住,更别提拉空弦。就打开抖音找几个视频参考先学学,在教室里一边握弓一边来回走。握得差不多了就拉一会空弦,累了就停下来。就这样练了三四天。

到周日正式上课的时候,老师介绍谱号、调号、拍号、音符等等的乐理知识。

懵懵懂懂的第一周。


Week 2 (2020年9月26日):

主题:CGDA的空弦教学

老师的其他学生都是学萨克斯,我是唯一学大提琴的。似乎看着老师也没有为了教我而准备什么。(也不算吐槽吧,哈哈,只是觉得丢丢佛系。)

老师分别演示左手和右手的手法,以及拉空弦的要素:1)慢;2)匀速;3)水平。

没上课之前,没有老师指导,自个儿拉空弦也不算白练,起码让自己对琴和弓有一个感知。但即使是拉空弦,都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总是把弓拉到怼上怼下的)。

然后老师提示要买铃木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材,赶紧淘宝下单。(记得这里非常清楚的一个小细节,我说什么教材,老师的反应大到,似乎认为前台老师会提前提醒,得了吧,他们比我这知乎百度的更不懂!)

跟上周一样,每天抽了一个多小时去琴行拉空弦,感受弓的重量和弦乐的震动。

闲暇时会搜很多乐理知识,无论如何都看不懂什么叫升F,都给自己逼出了强迫症。但很快求知失败,最后放弃挣扎。算了,以后会懂的。


Week 3 (2020年10月6日):

主题:教材和琴到位,认识D弦和A弦。

关于选琴,作为初学者,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去琴行挑琴,或者随便淘宝咸鱼,这点学费交得不应该。虎纹、琴的做功,是不是手工,怎么浮夸怎么来,反正我们也看不出来。至少,可以请老师一起去挑琴或者让店家把琴试了录一段音发给老师听。

我连音阶都分不清,更不可能装专业了,同样没有资源也不太相信淘宝那些2000-3000,毕竟要学就希望学好,如果琴太差,音无论如何都拉不准了,那不跟买了块废木头一样?!老师的建议也跟知乎上说得差不多,初学琴在5000-8000左右。托学校帮忙找了北京一个工作室购置一把,5000多(后来有一把8000的,想想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这钱有点贵了,就不考虑了。)

关于教材,老师选了铃木的一二三四册,和中央音乐学院的第一级至第七级。

也终于把这些上战场的家伙凑齐了,开始实践。

老师嘛,既佛系也实在。所谓佛系,一周见一面,也先都心照不宣不加微信,哈哈所以也没有什么催促学习的。说他实在呢,是老师摈弃高深乐理,只教我能马上上手的。这一点倒是挺理解的,业余学习也不一定考级,我还在门外呢,背再多乐理还不如赶紧上手,反正这阶段我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还不如照着老师的要求,有且只有一个字 -

弦乐更需要练,才能有那种仿佛弓被弦吸引住的感觉。

问老师:需要标把位吗?

老师说:小朋友学的时候,标注一下可以的。但你是成人,你要记住位置,并且用耳朵识别。

这周的任务D弦和A弦的空弦练习,以及第一指。


Week 4 (2020年10月11日):

主题:自省、暴力调琴

这里要批评自己一下,之前的乐理知识听了没有复习,打开教材听老师讲D弦的时候,一脸懵逼。只能说“对不起我忘了。”一周就见老师一次,没有准备没有练习,其实都是浪费大家时间。这36个课时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不是我跟着老师的进度,而是取决于我有没有认真练习。

这周把老师的板书,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认真整理了一份笔记。

想想,音乐系学生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能口说满分作文并不代表手上功夫好。

为什么说弦乐是所有乐器中最难的?因为不仅需要达到的要素比较多,而且哪怕靠着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发明的辅助工具(前人学习完全没有工具,还不是这样巴下来?!),也是没法保证拉准的。左手手指,右手拉推,琴弦震动,琴盒共振,要这些的这些一直都在,才能达到美好的音色。

新琴的琴弦比较松,这节课以及后面几节课,一上来都要花差不多十分钟调琴。

在家里练,学习老师的样子跟着调音器。左手扭琴头扭不动,就换右手,顾着看琴头没看琴身,听到啪一声巨响,吓坏了,琴桥倒了(这时候才知道这玩意儿的名字)。有种闯祸了的负罪感!这琴才买了多久哦!跟着我好桑啊!

学校里面没有一个老师会弄的,只能等到周日上课,老师来了之后才能修。

这期间又像之前一样,到学校拉唯一一把练习琴。但明知道音准不准,也不敢调琴。

幸好上课当天,校长和老师合力,很快就修好了。

D弦有狼音,老师也加上调节器。

小琴琴,对不起!

但从此我对G弦产生深深的恐惧。


Week 5 (2020年10月18日):

主题:

练习D弦和A弦的一二三四指的音阶

空弦

空弦4/4拍,2/4拍,1/4拍,训练右手稳定度

以及《小星星变奏曲》

觉得调弦总有一天要学会的,老师也不可能救我一辈子,又向着G弦发起挑战,又是败了。这回是把弦给拧松了,拧不回去。还好校长一会儿就修好了。我也是个太会添麻烦的学生了。

关于练习,倒也没有太多可说的。课堂上老师说了,记下要点,然后练习。所谓学习学习,“学”是容易上手的,难在“习”。

是很枯燥的,但也很有必要。

杀鸡般的声音,而且运弓的力度不平均,时重时轻,时快时慢。

这段时间为了把音阶拉准,又得背着重重的琴,戴上口罩,无视各种注目礼,一路快走到学校去,对着钢琴一个一个音练。


Week 6 (2020年10月25日):

主题:练习四弦第一把位一二三四指的音阶,以及《小星星变奏曲》、《法国民歌》、《轻舟荡漾》。

这三首歌都有我觉得特别难的地方,比如小星星的Cpart,掌握不了节奏,越拉越快,最后八分音符都变成十六分音符,《法国民歌》的三拍,一直不够慢,一二拍很快,第三拍就弓不够,还拉出了刹车的声音,《轻舟荡漾》拉Fa的时候三指需要立起来,需要养成习惯不能碰到A弦。

练了两周还是没有把音阶抓稳,所以老师主动提出来在亲上贴音阶条。好吧,我也妥协了,因为没有音乐基础,一直拉得都是差半个音。无论如何下意识让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掰开,但不盯着手就没办法做好。

其他的如音阶转换时左手不够快,就搜了一下怎么练习左手。其中一个建议是,左手的手型其实跟握杯子差不多,找了个杯子试试,压压手指。

能够练曲子还是很快乐的,但是基本功不能丢,还得继续练。


Week 6 (2020年11月1日):

主题:复习,以及学习《风之歌》、《告诉罗娣阿姨》。

这几周都是老师布置歌曲,回去我也听demo,跟着练习,然后下一周上课老师验收。

《风之歌》是学习换弓,以及按双弦的指法;《告诉罗娣阿姨》涉及到音阶、拍子的切换,拉得快糊乱。

从开始拉曲子,左手跟右手不能兼顾,老师就让我更要慢,左手和右手要一起训练好,把音拉准,先不用担心拍子不对。

这个心理建设确实有效,右手稳了很多,状态好的时候,能拉出非常好听的2拍和3拍。

这周开始,按照老师的建议加上压指器练习左手手指力量。

周一至周三有点忙,所以从周四至周六疯狂加练基本功,结果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的关节很疼,右手是小指疼(用来勾住弓)。


Week 7 (2020年11月8日):

主题:复习,以及学习《快来,小伙伴》、《五月之歌》。

验收的时候,老师夸四根弦的音阶拉得不错。好开心!没有白练!

自己也看得出来有进步,还记得第一次拉小星星的时候,翻车了,拉不准并且得停下来换音阶。现在是相对稳定一点并且可以一首拉下来。

真的成人的骨头都硬了,双手的手指关节都很痛。每天2小时,以为自己已经练习很多了。但廖老师说,这是最基本的,他以前一天3-5个小时。然后调侃我手都还没磨出泡呢(狗头)。

所以,练习还是不够。

有一点小嘚瑟巴一下有哪些著名的大提琴交响乐,当然非巴赫莫属。这是我一年后的目标,希望能开始拉一点点。

B站扒的大提琴几乎都是交响乐,也能理解,这样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只是觉得,没有拉过古典乐,大提琴拉得再好,也是不完美的。

flag

Week 8 (2020年11月15日):

主题:学习掌握高效的练习计划,以及学习《快板》、《D大调无穷动》两首曲子。

其实这周的练习热情下去了,也不只是练习,做啥的热情也不高。emm~~~~~站起来快走了几天也准时去舞蹈班报道,希望能让这样霉霉的心情早点过去。

原以为呢,我已经进步很快,第一把位的音准基本上都能抓住。

但还是轻易被老师指出来:你把谱子背下来了(因为曲子短而且拉得很多次了),但其实是不对的(学霸的背诵法被KO)。为什么呢?你一直盯着左手右手,而没有仔细听声音。这里有几个坏处,第一是你太在意你的手,拉出来的音符虽然是准的,但是断断续续的,无法成曲子;而这也是第二点,所以你的手一直不连贯,运弓的一上一下,应是自然而然的;第三是真正演奏的时候,如果一直盯着手,舞台效果是不好看的,可以偶尔看一看手,看不能一直看,主要还是看谱;最后,谱子含有大量信息,我相信也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楚,如果要看谱读清楚谱,独奏如此,而如果有机会合奏的话,更要留意下周围的表演情况。这里还是要十分强调一点,要学会用耳朵去辨别音阶

真不愧是老师,一眼就看得出来很多问题。

关于怎么训练,在知乎上找了一位答主的文字(贴图和链接如下),然后再跟老师商量,老师也比较认同可以先按照这么练习。

喲西!学习的第三个月开始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10061


Week 9 (2020年11月22日):

拉这个《D大调无穷动》简直送走我,,,,,,的右手。

这周重点问了弓毛的松紧度,才知道自己一直把弓毛拉得比较紧了。正确的做法是:松紧度以轻压中供弓毛的中间但不能碰到弓杆,要保持弓毛的弹性。

D弦的Fa音一直有呜呜声,老师试了好多方法,还觉得可能要把狼音矫正器夹紧一点才能共振更好),结果拿掉之后,反而声音正常了。琴也是越用越活吖。我们好好相处吧。

跟老师讨论了一下,其实我还不会看谱,我是以唱名来指导手指,而不是用眼睛。短的谱子,我先唱熟了,然后再练,还可以达到不看谱子就能拉出来。

但其实是不利的,长一点的曲子就没法这么玩了,而且读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必须学会。再一个是仍然要习惯用耳朵来辨别音阶。

于是,买了涂改带,把曲谱上指法的提示全部涂掉,因为有点影响看谱子了,总是会让我忽略音阶。

有点重新开始的意思了。

开头难,但开头了第一步,就不难了。

涂掉指法的提示

相关文章

  • Beia&Coco's I Diary #21 Cello Pr

    算起来,正好两个月前,决定学大提琴。 别人问到底是什么触点,或者是受了什么刺激。我也说不出来。 可能是很多很多年前...

  • Beia&Coco's I Diary #12 关于老妹

    老妹很像电视剧网络文那些正经事不干,插科打诨,动动嘴皮子的角色。 也是,年少不经事,复杂一点她就做不了或者放弃了,...

  • Beia&Coco's I Diary #13 转个战场

    还以为微博上蹦迪没人关注。结果......“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 只是发了搬家的状态,连前领导都跳出来...

  • Beia&Coco's I Diary #3 习惯整理

    没有螨虫,倒有蚊子嗡嗡嗡,而且大白天喝铁观音,晚上居然眼光光睡不着。哎~~以前不会的,这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

  • Beia&Coco's I Diary #5 蕉绿

    中年人的蕉绿 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现在连工作都辞了、之前的工作人脉也因为行业太心累想不要了,离开家乡,窝在深圳,两...

  • Beia&Coco's I Diary #7 烧脑

    因《王牌对王牌》而注意到《庆余年》,花了三天多煲完电视剧,然后开始看小说,已经看了整整四天,真是太长了太长了~~比...

  • Courage is doing what you are af

    i will try to write eglish's diary at morning's times,th...

  • Beia&Coco's I Diary #14 宜立flag

    对每个遇到的新事物都有种深挖的冲动,以至于初心都忘了,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 耗费精力,得不偿失,倍感失落。 知道很...

  • Do something right?

    Now I'm going to write a diary. It's a windy day. I'm wal...

  • Nothing can defeat me unless i g

    I have not written the diary for a long time. It's time t...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eia&Coco's I Diary #21 Cello Pr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d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