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段视频反复看了好几遍。校长的回应太热血了。在教育行业呆了这么多年,作为一名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无论面对的是幼小,还是小、初,甚至是现在的成人,一直都是包容甚至是容忍的态度。太小的吧,觉得小,什么都不懂,需要教师的爱与引导;大一点的吧,处于叛逆期,首先要理解,然后尽量劝诫;成人更不用说了,自己的面子看的比钱都重要,再加上个人家是消费者是上帝。。。想想都是一把心酸泪。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老师如此的境地?是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所居的企业,还是自己过于柔软?看了今天这则新闻,我觉得有所领悟。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则新闻:今天有应届港专毕业生在奏国歌环节时没有起立,以致国歌播放约10秒后突然停止,随即有职员表示场内有人不尊重国歌及违反守则,令典礼无法于庄严环境下进行,并宣布毕业典礼中止。最后涉事的2位毕业生被要求离场,另有10多名声援的同学一同离场,毕业礼停顿近20分钟后重新开始。事发后,离场抗议的学生在会场外要求校方进行回应。抗议的学生:“不站起来不代表不尊重国;不唱国歌不代表不爱国;我想问一下,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学生?”校长:“港专作为一个爱国爱岗的学校,必定高举爱国旗帜,这个是没有妥协余地的。即使殖民地年代都没有,即使受殖民地政府的打压,资助被撤销,校址被回收,也从无放弃爱国离场。你们如果连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们选错了学校。”
看完视频后,我随即就去百度了一下这个大学,我心想这一定不会是个民办大学,但看完学校简介我沉默了。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旺角工人夜校,为一所慈善性质独立的民办专上教育机构。香港政府透过“指定夜间成人教育课程资助计划”,资助成年学员修读由认可办学机构于指定中心提供的夜中学(即夜校中一至中六)课程。自2003年起,港专一直获政府批准营办政府资助夜中学课程,同时为有关资助计划下累积报读人数最多的机构。2014年,创校五十七年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获特区政府批准升格为“港专学院”,成为香港第十九所可颁授学士学位的大专院校。这所学校从履历上看并没有太多的光环。但今天所发生的件事,将会是惊人的一举。一个已有60年历史的学校,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以及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称赞的。
不知道大家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就我个人来言,这是教育界的正能量。教育不光是单单教知识,后者育人更重要。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再加上政策上的推进,国家倡导自主办学,学校也变成了多样化。教育大部分应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以盈利为目的机构也在不断上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谁都可以接受,但不乏有些为了获取利益而放宽政策,放低要求标准,甚至对有些原则,制度所妥协,无论教育对象的年龄是大与小。不过,有黑暗的地方就会有光亮摄入。今天就看到了这则大快人心的报道。校长的回答没有针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任何的评价,没有任何性说教,掷地有声的一句”你们如果连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们选错了学校。“这句话面对企业不会有太多的惊讶,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你进入,那就说明你已认同企业里所奉行的理念与文化,同样公司的规章制度更需要你去遵守,因为这些都跟你的利益挂钩。”但对于角色反过来的学校,这句话真的是说出了太多教育者的心了。
这个时代给予人们太多有关现实利益的认知。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放弃或是遗忘了太多正义与善良。我想如果把这几名学生放到战乱国家,如果只有唱国歌才可以得救的话,我想不用说,他们得扯破了嗓子唱。现在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了利益后才去做,因为这是个快餐时代。
现在时代变了,不需要我们舍己为人,不需要我们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正义而去献身。但就只是要求唱国歌时,脱冒,肃立,行注目礼,这一行为就遭到反抗。”不站起来不代表不尊重国;不唱国歌不代表不爱国“。听上去也很有道理,但我想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在反抗什么?是觉得是形式主义,觉得麻烦,还是想表现自己的桀骜不驯或是与众不同?但我想说的是,年轻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随性的,有些事情做后就必须要承担其所带来的后果,在打破了某些底线后的讨价还价,终归是徒劳的。不敢对他们的未来定性。但是我敢肯定的是,这是他们步入社会前所受的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一次教育,与金钱无管。他们应该感激这位校长。也许他们的未来会因此而不同。
这位校长的做法其实对我们外人也是起到了一个警示的作用,也是最近很多人倡导与分享的“自律下的自由”。我同时也很感激这位校长,因为他点亮了一个教育者的心。尽管在物欲纵横的时代浪潮下,尽管在多样的企业中,只要你肯用心去寻找,依然会有与自己气场与文化相吸的领地,依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底气与霸气。一切在于自己!
教育本身就该严爱有佳!方法对了,一切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