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今年广为流传。语文这门传统学科已被国家高度重视,而且从近几年的语文分值变化中尤为能体现。语文,是各科当中区分度最大、偶然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对于同学们来讲,一般也是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它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高考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用数理化拉开差距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可以说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
但我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的含义,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关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专家们精见迭出,各有其理。不过,我最为附和的是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见解。他说:语文不仅关乎高考成败,而且关乎安身立命。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一切其他学科,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吗?
语文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语文,先要掌握好的方法,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成功秘诀的名言: w=x y z. 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 代表少说空话。可见科学的方法对于成功多么的重要,学习语文也同样如此。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想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基础知识的积累,文章内容的探究,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 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那究竟该怎样提升兴趣呢?就需要从改变学习方法入手,彻底与死记硬背决裂,运用思维导图开始高效学习,直至成功逆袭,帮你得中考!得高考!得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