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亲和母亲结婚30年了,那时候的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一次见面就是拍结婚照。那个年代,都是先婚后爱,慢慢培养感情。
听母亲说,父亲是外公相中的,觉得这人朴素老实,心眼善良,便让母亲扯证。
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没有海誓山盟的宣言,母亲没有要求什么金银首饰,父亲也没有承诺过什么大富大贵。
结婚的房子是用黄泥和青瓦搭起来的,两个房间、一个堂屋、一个厨房、一个猪圈,简陋的土房子。放了一张床,分得了几个碗,一坛酸菜,两个人有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就算成了一个家。
二
打我记事起,我就认定我的父母之间不相爱,只是因为习惯。
母亲性格急躁,遇到事情就容易暴怒,动不动就会对父亲剑拔弩张;而父亲也不会宠着母亲,时常据理力争,吵得不可开交。
都说打心底里爱一个人,就会理解和包容,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理性的分析问题,从而好好沟通。
可我的父母,他们总能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从来没有给对方面子和台阶下,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一方。厉害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喊着要离婚,谁也没有让过谁。
我眼里的母亲不温柔,不体贴;父亲不浪漫,不绅士。
我很不理解,即使这样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争,竟然过了大半辈子。
三
后来,他们还是分开了,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因为父亲职业的原因,肺功能严重受损,从最开始走路喘,到后来不能搬重物。经历了多次住院后,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行动的距离越来越短,母亲放弃了
手上的工作,陪伴着父亲,照料着他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
父母的争吵依旧没有消失,不过我在争吵中听到了爱。
父亲觉得连累了母亲,多次想死了一了百了,母亲嘴上说着那你从楼上跳下去,可眼里都噙满了泪花。
母亲告诉我,父亲生病期间曾多次对她说,连累她了很抱歉,也许父亲最想说的是,对不起,我不能陪你到老了吧。
那年劳动节回去,我们一家人拍了最后一次张全家福,照片里的父亲和母亲相依而坐,如果可以,父亲肯定想往后的日子都可以陪母亲这样子坐着吧。
那晚父亲在母亲的搀扶走了他生病后期最远的路,这也是父亲陪母亲最后一次散步。
四
也许是年代的缘故,所以父母的爱都不够细腻,反而显得格外的粗旷,谈什么花前月下和情意绵绵,他们都习惯将爱揉碎在争吵中。
爱一个人,不是永远不争吵,是争吵之后我仍然能心平气和地为你做上一份蛋炒饭。而你也能若无其事地吃完,最后还不忘说一句,这个有点儿咸。
父母的婚姻很短,短到父亲只陪母亲度过了争强好胜的盛年,没来得及享受挽手相伴的晚年。
父母的爱情很长,长到父亲的一辈子时光都和母亲一起度过。
五
没有了父亲,母亲似乎少了精神支柱,经常大喜大悲,情绪不定。不管身边人怎么说,母亲都无法走出那段悲伤的日子。
那种融入生命后的离开,是最让人无法忘记和释怀的吧?!
成家后的我很少陪伴母亲,而弟弟也在外求学。没有了枕边人,母亲找谁诉说衷肠,和谁唠嗑拌嘴?空落落的心,只有寂寞和孤单。
中秋佳节,看到母亲的消息,“我想再婚一次,你同意吗?”,我想这不是母亲忘记了父亲,只是想换种方式去封存逝去的爱。
“好啊,只要你们聊得来,为人真诚善良,我不反对。”这是我的心里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1808/2ffb592b22bc533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