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本不在行程内,因为敬亭山,也因为高铁实在太方便,临时动意就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6663/3866ea709f410fac.jpg)
早上阳光好,游客少,敬亭山景区道路两旁竹影浮动,茶园在朝阳里绿得闪亮,富氧的空气实在是舒畅,迎面从山上下来的人都带着小跑,红光满面,笑意盈盈。还是大自然养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6663/f9adbd06e7b2e685.jpg)
来这儿的大都因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我也一样。
山不大,也不秀奇,刚开始多少有点失望,失望是因为对"相看两不厌"抱太多遐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景才能让人百看不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人久处不厌?
查相关资料,对这首诗的解读大多认为其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玉真公主像旁的石刻碑文,看到了另一种解读:玉真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其母被武则天所害。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选择放弃俗世的牵绊,舍弃红尘,选择青灯道观。但也因为身在道门,得以在道法文化研习中与各界名流交往。恰好李白一生以道为名,对道家的钻研十分精深,两人不仅仅是泛泛之交,而是有很深的理念上的认同感。
碑文记载,俩人互生爱慕。这首诗就是玉真公主离世后李白抒发的怅然之意:"孤云独去闲"!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6663/d0d76723c553f81b.jpg)
斯人已去,斯事如烟,无关对错,无意评说。
其实,敬亭山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昭亭山改称敬亭山。明崇祯九年(1636年),宣城县令陈泰来建古昭亭,并亲书“古昭亭”三个行书大字,也称古昭亭坊。如今,这三个大字的山门还矗立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6663/e23a8fdbbbe10e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