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4939/c69bc7699b9cf640.jpg)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让我们悲欢喜乐。有时候会让人沮丧甚至怀疑自己,进入悲观模式、生无可恋;有时候会让人狂喜甚至自我膨胀,进入乐观模式、充满激情。有时候行有时候又不行,那我们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又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和不行呢?
没有人能够在从零到一的开始就做到完美
职场人最容易遇到的事情,就是进入一个新岗位之后的自我否定,因为踏足新岗位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也意味着技能的从零到一,这期间难免会存在胜任问题,因为这需要时间,如果期间遇到一些性格上易于责骂的领导,或者是千头万绪中还出现一些问题,这样的雪上加霜,很容易让人进入悲观模式,变得消极。
你此时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失落,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做不好的是新岗位的工作,而不是你人不好,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任何人从事新岗位工作都会有一个逐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不完美是必然的,甚至做事过程中出现一些你不能从容应对的问题也是客观且情有可原的,因为你的信息还掌握的不一定全面,认识还不一定深刻,那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工作的一步到位呢?
跳脱出来,只是需要时间而已,你就能抵达胜任的阶段,和你个人的能力、以及人生的成败毫无关联。对新岗位的熟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不代表你人生就是困难的,这完全是两码事,一定要区分开来。
学会向上归集与向下归集,开启你的开挂人生
岗位工作不爽,并不代表你整个人生不爽,如果我们将一件小事的影响上升为对人生的影响,那就会因为一件小事的客观原因导致的负面影响,变成直接上升为对你人格的负面影响。而客观上小事的影响是有原因的,把他上升为人格层面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谬之千里,因为向上归集后,这种负面影响对你人格的归集与判断往往是不适用的。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当发生否定事件时,绝不应该向上升级为否定人格,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压根无法等价到你的人格上去。这才是就事论事,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不会把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好的事情的问题归咎于人格问题,因为这压根就是两码事。
如果在岗位工作上遇到不爽,我们通常会说,哎呀好烦啊,明天又要上班了,我不想上班。让我们仔细看下这句话,好烦上班,难道我们烦的是上班么?为什么有人就喜欢上班呢?这就是向上归集捣的鬼,要解决这个烦恼问题,只要你学会向下归集,一切都能立马迎刃而解。
首先,好烦啊明天又要上班了,最本质的烦恼绝对不会来源于上班本身,它一定是因为上班之后将带来的某些因素、某件事情让你烦恼。比如,上班以后你要处理复杂的人员紧缺、招聘问题,以及当下的繁杂事务,这一系列的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些事情让你很头疼,影响了你的情绪,进而才让你发出好烦啊不想上班这样的感慨。
这就是向下归集,当我们感慨于某件事情时,请务必留心一下自己的感慨内容,然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会觉得上班烦?因为上班要处理很多头疼的事情;头疼的事情有哪些?招聘、处理繁杂事务都让我觉得很烦;为什么这些事情让我觉得很烦?因为没有人、因为我是新转岗过来的;那应该怎么办?尽快招人、尽快熟悉岗位。
你看,当你把事情向下归集以后,其实你的烦恼会立马找到解决方案,并为你带来便利解决的机会,因为当你向下归集以后就能很快发现处理烦恼的方式,只需要招人、尽快熟悉岗位即可,解决了这两件事情,那就不会再为上班而烦恼了啊。
遇事不慌,不要自我否定,认识自己从学会向上归集和向下归集的思路开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一切问题自然能够找到根源,从而给你带来解决方案,帮助你解决具体问题。
乐观主义者从来都是做向下归集,把问题聚焦成一件事,对事不对人,解决事情即可,不影响人格。
悲观主义者从来都是做向上归集,把一件事聚焦成问题,对人不对事,事情无从下手,还要否定人格。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乐观主义者,事情只是事情,与人格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