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女儿忽然问我:爸爸,你觉得游戏厉害吗?
我问:厉害是什么意思?
女儿说:就是它为什么那么吸引人,玩起来就放不下。我也不是不想学习,但打起游戏就停不下来。
我回答:那的确很厉害,但也不完全是因为游戏本身吸引人,而是人都有休闲的需求。休闲,玩儿,是人的一项本能。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游戏啊。原始社会,大家打猎回来,绕着火堆跳个舞,唱个歌,也是游戏啊。古代,人们喝酒时划个拳,猜个谜,接个令,投个壶,那也是游戏啊。很多体育运动,比如足球、射箭、拔河什么的,起源都跟游戏有关。现代的网络游戏,不过是建构于互联网这个载体,融入了更多复杂的元素,抓住了人们的心理,让打游戏的人欲罢不能罢了。
女儿问:也就是说,人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工作,也包括游戏?
我回答:当然了。你和弟弟读书,我和妈妈上班,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生存,为了有一技之长,为了在社会上有个立足之地,更高一点,为了有自由选择、自由飞翔的能力。不好好学习,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工作,就很难保证一个正常的生活。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学习和工作本身也有它的乐趣。读书也让人着迷,工作有时候也有这种效果。但不管怎么说,享受人生其实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人生就是由奋斗和享受组成的。游戏,就属于享受的那一部分。如果有可能,人几乎都愿意一直享受,然而,不奋斗,就不能享受,奋斗是享受的前提。同时,一直享受也会无聊,从而渴望奋斗,也就是主动想干点更有意义的事儿,劳动成为第一需求。所以,奋斗和享受这两块儿是不可或缺的。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禁止你和弟弟打游戏,只要你们认真读书,学习累了,就可以打会儿游戏,缓解一下紧张,享受一下生活。还是那句话,休闲是必要的。人不能是机器,不能只为奋斗而活着。
女儿问:既然是人的本能,爸爸,你为什么不玩游戏?
我说:因为在爸爸心里,有比游戏更重要的东西。当我可以从工作中暂时解脱时,我最想做的不是玩儿,而是看书和写作。爸爸年龄已届半百,剩下的日子不多了。20年?30年?40年?还能活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总归是剩下的日子没有过去的多了。我现在特别有时光的紧迫感,想多看点想看的书,想把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写下来。只要有时间,我就想抓紧做这些事,可是真的没时间。在爸爸的一天里,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因为你领这份工资,干这份差事,就不能敷衍塞责。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你和弟弟。我们生了你们,就要尽心教育,不能放任自由。子不教,父之过嘛!这两项,就占了我大部分时间。人每天还不得不吃饭、睡觉,自我能支配的时间极其有限。爸爸身体现在也大不如前,晚上回家,基本就要累瘫了,有时候眼皮都抬不起来。所以,爸爸真正能用于读书、写作的时间太少了。相比之下,写作比读书对时间的要求更严苛一些,因为,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整顿的时间,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写作,而读书,则只要有碎片化时间,基本上随时可以阅读。你看我最近听书比读书更多,就是因为听书对时间的要求比读书更宽松,做饭洗碗的功夫都可以听。爸爸大约一个月之前曾经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每天坚持写500字,一点一点地积累。然而,从那时到现在,一天都没有做到,是真没有时间,看着看着就到凌晨了。
女儿说:那你以前打过游戏吗?
我回答:打过啊。大学时,经常打游戏。那时候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多数时间就是在读书,所以并不那么渴望读书,也没有太多想法需要写作。读书累了,就打打游戏,就像你们现在一样,是一种生活的调剂。那时候,我们打“雷电”,打“仙剑奇侠传”,也是相当快乐的回忆!刚上班后,和你妈妈结婚后,我们还经常熬夜一起打“仙剑奇侠传”二和三,那时候还是年轻啊!
我儿子一直在旁边屋读书,这时候突然问:爸爸,读书累了就可以打游戏吗?
我说是。
他说:爸爸,我现在读书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