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今年制作了一部纪实大作《文学的故乡》,主角涵盖六大中国当代文学大家:高密东北乡的莫言、秦岭商洛的贾平凹、冰雪北国的迟子建、苏北水乡的毕飞宇、延津世界的刘震云、嘉绒藏区的阿来。
文学的故乡作为普通读者的一员,我们也终于有机会透过作者自身了解到文字背后那个带有生活气息的人。在我看来,这一点意义重大。
以前读《海子诗选》时很想了解那个“太阳王”海子的生活与世界,可惜留下的只有一些照片与有限的生活记录片段。
读《人生》与《平凡的世界》时很想了解高加林与孙氏兄弟在路遥人生中的影子,可惜同样没有太多作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作历程的资料。
给中国四大名著影视剧谱曲的四位作曲家,《西游记》的许镜清、《三国演义》的谷建芬、《水浒传》的赵季平、《红楼梦》的王立平,他们的音乐作品我们可能都很熟悉了,但是他们的创作人生可能大家了解的其实并不多。经典之所以能够永流传,在于方方面面专业性的叠加,正是由于这些作曲家能够把自己的音乐巧思匠心独运于剧作中,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与剧情的浑然天成。
如果说今日想要去了解蒲松龄写《聊斋》的心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历程,隔着时代也只能借助文本来解读,但当代文学大家与历史上的大师们有好多一脉相承的相似之处,比如毕飞宇称自己是“居委会大妈”,身边的残疾人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谈一谈;再如贾平凹身边的刘高兴,在满城收破烂的过程中捡拾故事一箩筐,回来又会跟贾平凹一一絮叨。同样,沈从文写《边城》,老舍写《茶馆》,他们能写得入木三分,除了土生土长的原汁原味外还在于长久的回味与保鲜。
个人很喜欢久石让与宫崎骏这两位黄金搭档,近年来宫崎骏每出一部动画片都会有一部纪录片跟踪纪录该片创作的历程,久石让每一场音乐会除了现场的演出视频,成品剪辑中往往还有大量排练与构思时的场景。我还买了《吉卜力的风》与《感动,如此创造》,前者介绍了这一系列动画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后者久石让自述了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能通过各种形式如此完整地去记录这些优秀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对于未来的人们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如果未来中国的孩子,不仅仅知道莫言获了诺贝尔奖,还知道他是如何从走出故乡又携故乡走了一辈子;不仅仅知道刘慈欣获了雨果奖,还知道三体是如何从他脑海中一点一点构思出来的;不仅仅知道曹文轩获了安徒生奖,还知道童话的种子是如何在他心中撒播、萌发与成长的。那该有多好。
在一个文化复兴的国家中成长的孩子们,需要仰视的不单是大师们的著作,最需要汲取营养的恰恰是创作这些著作的鲜活的人。这些人也走过与他们一样的孩童时代,他们经历了些什么?这些人也见证过一些大变革大变迁的时代,他们思考了些什么?这些人阅尽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当他们现在再回望自己的精神原乡时,他们会感慨些什么?方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方法是总结出来的,但人是生成出来的。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艺术家们的作品,更知道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家的原因以及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他们中才可能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力量的文化大师。
少年兴,则文化兴;少年强,则中国强。文化复兴的中国期待这些孩子们找到自己精神的原乡,孵育出文化生长的蓬勃力量。
附:本文已参与【文宇彩梦】第二期征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