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毫不留情地越出手指的缝隙。转眼间,我来到紫圆近一年的时间,此刻,在这里汇报,我有很多话说,凝炼为让受益颇深的三个“度”:
一、速度——立足本职见成长速度
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年级的组长。一年的时间,团队契合度一直在提升,特别是在重大活动时,哪里需要哪里有,劲儿往一处使,守着初心,把每个学生以班主任的姿态在教育,这是孩子们的大幸。李主任的雷厉风行、刘主任的事无巨细、路主任的贴心保障,事事有规划有落实,一切刚刚好,才让每一项工作有条不紊,当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谢谢高校长的引领,让我这偶尔拖拉的毛病也在逐渐改善。这是团队成长的速度。
虽说这学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在上网课,或许是因为长时间不见的缘故,班里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我想说的是沟通障碍、口齿不清的孩子开始肆无忌惮地笑了,做题偶尔也能全对了。当然了,这必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但让我的内心确实明媚不少。这是学生成长的速度。
工作有瘾,生活有趣。再忙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同时包括几个团队的研修,或许由于我这段特殊的经历,出门在外,不能周周回家,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周末可以随时到学校,寻一丝宁静。丝毫没有感觉无聊,只是叹息时间的飞逝。粉笔字略有提升,撰写的文字也有些许进步,对课堂教学也留下了不少痕迹,争分夺秒,这是我成长的速度。
二、力度——加强管理显学习力度
我主要想说的是“管理心态”,心态好了,任何学习的力度都会持续增加。
语文老师的特性,随时随地都能上一节思政课。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学生的“心态管理”,我主要通过课间的沟通来进行(基本上都是连着上两个班的课,课间哪儿也去不了,就是叫一个聊一个。)这一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把每个孩子的“底细”摸排得一清二楚。
以玩笑为主,所以我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有时家长反馈过来信息:孩子可喜欢李丹老师了。我也在反思:我算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嗓门也大。孩子的喜欢或许跟课间走心的交流分不开。这是我们的交流方式。
学生的心态是向阳的,眼神里是冒光的,这就是少年该有的模样。他们中有些人已经给自己装上了发动机,自驱力也在逐渐显现。假期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好几个家长已经跟我晒出了暑假规划,让我帮忙提建议。总结一下也就是: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把“心态管理好”,就与学习的力度成正比了。
三、高度——提升认知促思维高度
我很认同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对自己的勉励。“高调”我理解的是要把事情做好。那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关键在于设计,而教学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背后支撑的就是思想。提升思想必须通过阅读写作和实践,这学期跟着几位老师一起在实践课程思政方面的东西,以《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为准,每次渗透一点点,同时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明确了课程思政范围的广泛性。
老师的站位要高,也就是心理认知上水平需要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由于其“向师性”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中庸之道,也是“度”的问题,无过之亦无不及。无轮是速度、力度还是高度,都是如此。但做事的态度一定是成正无穷大发展的。回望、展望,愿自己永远热情,永远澎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