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地理学与生活》:梳理古老地理学庞杂分支,可读性强的经典之作

《地理学与生活》:梳理古老地理学庞杂分支,可读性强的经典之作

作者: 木流流马mllm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18:06 被阅读0次

高中地理课程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知识覆盖面很广,从太阳高度角,到大气的热力环流、岩石的三种分类,再到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工业的五种主导型...地理虽然是人文学科,但有些内容显然应该属于自然科学。高考之后,文科生更会惊奇地发现,想继续学习地理很难,因为大学的地理专业基本只招收理科生。

地理学总是受到文、理分科的困扰,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1975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也只得将地理学课程切割开来,分别开设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学校并没有一种通论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地理学。

直到《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难题。这本书是世界地理学界的经典之作,三位作者也都极为出色。领衔编著的阿瑟·格蒂斯是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者奖的获得者,他的妻子朱迪丝·格蒂斯曾参加过“美国中学地理学计划”,而杰尔姆·D.费尔曼教授则尤其擅长城市与经济地理。而这本书的中文版,也是由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倾力合译。

这本书总论性地梳理了地理学的全部脉络,按顺序介绍了山海变迁、气候变化、全球资源、多样文化、经济形势、城市规划、区域传统等内容。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部能引领人们窥探地理学奥秘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本生动的科普读物。

三位作者曾说,当学生们读完《地理学与生活》之后,即使不再进一步学习地理,他们也感到很欣慰:

因为他们已接触到地理学丰富而广博的内容,并且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成年人已掌握了新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任务。

地理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古老学科

提到地理,有人会自然地想到某些城市在什么位置、某种矿藏分布在哪、哪座山峰最高、哪条河流最长...但事实上,地理学远远不止这些。阿瑟·格蒂斯做了一个比喻,一个人知道人体器官的名称和位置,但距离他会做外科手术还差得远。他的意思是,地理学不仅要知道某个事物的位置,更是要知道它为什么会在那,以及哪些事件决定了它在那,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而这种认知的变化,也正是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仅是指对地球的绘图和勘察,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四大文明古国都发展了各自的地理知识,其中,以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成就最高。

早在《周易》中,就曾出现过“地理”一词: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禹贡九州图

随后,地理学的发展一直不曾停歇。魏晋时期,裴秀制作《禹贡地域图》,标志着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的创立,他也被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考证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演变。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提出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解释了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而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更是打开了当时人们的地理学眼界。

“地理”一词的英文“Geography”,是2200年前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色尼拟定,本意是“描述地球”。当时的人们发明了经纬线,绘制了精致的网格化地图,并探索了不同维度的气候变化。并尝试着描述河流的侵蚀、沉积;肆意砍伐森林的危害;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绘制的世界地图

可是,随着中世纪欧洲宗教兴起,古希腊罗马的地理研究中断,地理学成了宗教的奴仆。直到文艺复兴、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学才得以重新兴起。

17世纪,欧洲掀起学术探求的浪潮。源起德国的现代地理学,开始了内部大分化,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气候学、海洋学、土壤学等开始了独立发展。

从上世纪开始,人们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城市开发等各种问题时,发现分支学科很难独立解决问题。于是,地理学的统一性、综合性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复杂多变的现象之下,蕴含着地理学的“四大传统”

地理现象虽然看起来复杂多变,但是研究的问题可以大致归为“四大传统”:地球科学传统、文化-环境传统、区位传统、区域分析传统。《地理学与生活》一书,在讲解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后,将各分支学科按四大传统归类,并揭示了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1.地球科学传统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主要研究地球本身复杂的自然面貌、结构和形成过程。这也是地球科学传统的主题,包括地貌、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等。更好地利用这些自然地理学知识,可以让我们避免来自大自然的危险,也可以从大自然中汲取更多的益处。

1948年,美国一个叫多诺拉的山谷小镇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场浓雾之后,充满水分的空气被群山和逆温现象封盖,久久不能散去。逆温现象是指由于急剧的逆辐射,使得地表温度比高空温度更凉爽。而这个地区恰巧有工业锌厂,工厂排出的废气含有二氧化硫,与浓雾接触后,不断转变为三氧化硫。小镇上的人,逐渐感到胸部剧痛、呼吸困难,数百人被送进医院。直到一周之后,一场降雨才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

如果能更多地认识大自然,它也可以转化为一个聚宝盆。比如热带雨林,物种极为丰富。生活在那里的部落族人,可以随手用热带雨林的植物来治疗蚊虫叮咬、毒蛇咬伤、发烧头痛。一种单瓣的长春花可以用来生产治疗白血病和霍奇金氏病的药剂。但是,我们对热带雨林的医药潜能,远未充分挖掘。

2.文化-环境传统

除了对自然地理充满兴趣,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自己周边的环境、景观和空间,比如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社会和政治组织等等。这些就是“文化-环境传统”研究的内容,它的起源和表现都以人文地理为主,可以细分为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政治地理学

以“人口地理学”为例,人口控制是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1965年,国家倡导增加人口。但随着人口迅速膨胀,国内生产总值被大量消耗,于是政策转向“两孩家庭”,以及后期更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00年,我国人口数量比不实行控制,要减少3亿的出生人数,效果非常显著。

但事实上,政策倡导并不是唯一因素。19世纪,北欧国家在没有政策、科学的帮助下,出现了极低的生育率。许多证据表明,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低生育率有很高相关性,女性接受1年教育就会降低5%-10%的生育率。

而人口数量与人们看待“儿童价值”的观点,也密切相关。有些贫穷地区,分配公共资源是以人口为依据,比如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分得更多耕地、渔场、牲口饲料。增加人口,就成为争夺公共资源的一种方式。

时至今日,许多国家面对的不再是“人口增长”的问题。有些新近富有起来的城市人自愿降低生育率,甚至选择“丁克”。这就带来了另一个严峻问题,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会使就业年龄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老年化问题凸显,而社会福利无法应对。这都是“文化-环境传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3.区位传统

现代地理学,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不仅有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这些科学方法论的兴起,还伴随着计算机系统、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这使得地理学有了更多角度,来观察文化现象的分布、人类与生活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格局,这就是“区位传统”要面对的问题。具体说来,区位传统可以分为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以及人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星巴克根据哪些因素来决定开店地址,麦当劳又怎么知道在这个地方卖这款商品肯定能获利颇丰?其实,这背后是有一套区位分析系统的。美国有一家克拉瑞塔斯(Claritas)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地理、人口统计因素分析的工具——PRIZM,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俗话说,“你是你所生活的地方的人”。意思是,聚居在同一地区的人们,不论是社会地位、家庭情况或是某些文化标记都是相似的。大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吃同样的食品,就连消费汽车、家具等商品都有同样的偏好。

克拉瑞塔斯公司依照当地的家庭密度、种族多样性、人群的职业、受教育程度、住房类型、邻里品质等多种变量,将全部群体分为五类:

“贵族庄园”指超级富豪家庭、“金色池塘”指小镇上的退休军人或者喜欢看价格竞猜节目的单身老人、“猎枪和皮卡”指年轻的乡村家庭、“赢家圈子”指住在郊区的董事或者经理家庭、“水池和院子”指空巢家庭、“美国梦”指使用多种语言的移民家庭、“年轻的数码精英”指具备一定技术的城市大学毕业生。

虽然无法确定该地区每个人的喜好,但系统可以识别出大部分人的行为。比如,“贵族庄园”更有可能购买艺术品、听新闻频道、读《商业周刊》、购买“美洲豹”牌汽车;而“年轻的数码精英”却喜好听另类音乐、喜欢踢球、开“大宇”牌汽车。

4.区域分析传统

古罗马著名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波,曾写了一部著作《地理学》。他在书中,向罗马皇帝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讲述了当时西方世界不同地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在斯特拉波看来,地理学是对整个世界的描述,不仅要研究一个地区的自然属性,更要研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他对世界进行了区划和分类,将海岸分成不同类型、描述沙漠与绿洲、指出火山土、冲积土、碎屑土不同的肥力...

区域分析传统,就是利用之前的三大传统相互参照综合,提出不同区域的划分方法,用以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地理科学传统”、“文化-环境传统”、“区位传统”的工作者,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区域分析传统”的工作。因为只有彻底精通分支学科,才能在特定的地区提炼出揭示一致性或多样性的现象,找到具备这种现象的一个个区域单元,并且对这些单元做出最好的概括和解释。

地理学浩如烟海,《地理学与生活》一书就像为我们打开的一扇门,向我们展示了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通过俯瞰海陆的变迁,纵览全球的文化,解析世界人地格局,使我们能更好地与自然与地球和谐相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理学与生活》:梳理古老地理学庞杂分支,可读性强的经典之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mn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