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从来都不完美,每个人的生活都存在B选项。”
——谢丽尔·桑德伯格
8岁的时候,我爸过世了,从那开始,我妈就性格大变。
首先是变得冷漠,她会在我爬到她腿上的时候,把我推下去。
也会在我开心地拿着100分的卷子给她看时,冷冷地说:“考得好不好,都是你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其次是无法控制情绪,任何时候,有人没人,只要她情绪上来了,都会骂我们。
比如,当着同学的面唠叨半小时,就因为我多要了一块钱。
当时的我,只想找个洞钻进去,永远不出来,也就不用面对同学那诧异的眼神。
……
很多年里,我都无法理解她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今天,我在《另一种选择》里找到了答案:缺乏复原力。
复原力,是指人们面对逆境、创伤、悲剧或其他压力时的反应速度和强度。

比如,有的人会因为分手伤害自己,那他的复原力就很差;而有的人在分手后,会慢慢走出来开始新的恋情,那他的复原力就比较强。
此书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是脸书首席运营官。
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她的丈夫戴夫在她们婚后11年时突然去世,当时她以为自己和孩子再也无法拥有快乐的生活了。
幸运的是,谢丽尔最终在朋友亚当的帮助下,意识到只有提升复原力,生活才能回到正轨,孩子才能拥有快乐的童年。
她在书中详细分享了她的个人经历,以及她培养复原力的方法。
01为什么有些人复原力很差?
每个人的复原力的程度都不一样,就像考试,有人考50分,有人考80分,还有人能考满分。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研究发现,阻碍复原力的因素有三个:个人化、普遍性、持久性。
1.个人化: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发生悲剧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自责,“如果我……就不会……”这是我们经常会说的话。
谢丽尔·桑德伯格也是如此,她的丈夫戴夫在健身时摔下来,谢丽尔认为如果自己早一点去找戴夫,早一点把他送到医院,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经过医生分析,戴夫真正的死因是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谢丽尔又开始责怪自己没有早些督促戴夫改变饮食习惯。
但戴夫的家人提醒谢丽尔,自从戴夫和她在一起后,饮食习惯已经远比以前要健康很多。
因为深陷自责,谢丽尔无法原谅自己,自然也就无法从失去丈夫的伤痛中走出来。
2.普遍性: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学上有一项关于“情感预测”的研究,目的是对人们未来的情绪进行预测。
研究显示:
当我们受苦的时候,便倾向于将苦难无限地投射、放大。
研究人员请了一些学生,让他们想象和对象分手2个月后,自己的伤心程度。
再和那些真正分手2个月的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真正经历过分手的学生,比单凭想象的学生要快乐许多。
也就是说,人们会过度放大消极事件和其他压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以为我们会被伤得体无完肤,事实却并非如此。
3.持久性:认为事件的残余效应将永远存在
分手的时候想“我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悲伤的时候想“我再也不会拥有快乐了”……
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我们认为那件事的伤害会永远存在。

但我们忘了一点,大脑也像身体一样,是有免疫系统的。
感冒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抵抗病毒让身体自愈;受到伤害时,大脑也会启动免疫系统,帮助我们走出悲伤。
如果你在悲伤时经常说“再也”“从不”“总是”这一类词语,请你将它们改成“有时”“近期”“偶尔”。
比如,“我再也不会爱上一个人”改成“我近期不会爱上一个人”,这能帮助你减轻痛苦。
无论哪个因素占据了上风,都会减弱我们的复原力,延长我们从痛苦中走出来的时间。
02增强复原力的4个方法
既然复原力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增强复原力呢?我从书中总结了4个方法:
1.正确认识复原力
我们的复原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许多,那些我们以为迈不过去的坎、忘不掉的伤痛,在复原力的帮助下,都会逐渐消失。

2.积极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处理消极事件的过程,就是我们增强复原力的过程。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在生日聚会后,有个男同事想搭她的车回家,女孩想着反正顺路就同意了。结果等到了以后,这个男同事将女孩QB了。
谢丽尔在朋友的邀请下去帮助那个女孩,她和女孩分享了她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方法。
几个星期后,女孩告诉谢丽尔,她感觉好多了。谢丽尔也有同样的感觉。
渡人就是渡己。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回忆并经历了曾经的痛苦,每经历一次痛苦,我们的复原力就增加一分。
3.勇敢面对困难
复原力差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那个人,遇到困难总是选择性逃避。
现实却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只是各有不同而已。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别人风光的一面,忽略了其背后的努力。
正面痛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也会得到成长,复原力也随之增强。
4.学会感恩
谢丽尔说,在戴夫去世4个月后,她仍然被痛苦所折磨。
好友亚当说:“戴夫也有可能在开车接送孩子时冠心病发作啊。”
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让谢丽尔意识到,她的孩子们还健康地活着,她开始感恩,感谢上天没有带走她的孩子们。
记录感恩事件,不断提醒自己关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可以提升我们的快乐指数以及健康程度。
我们可以在睡前想一下,白天有哪些人或事值得我们感恩。
即便是痛苦,也值得我们去感恩,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

写在最后
如果大人遭遇逆境后无法复原,那就意味着孩子也无法复原,因为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语言和行为。
一个复原力很弱的孩子,等到了社会上,遇到挫折后会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我想,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孩子,努力增强复原力。
唯有如此,才能在面临困难,坠入悲伤之时,重获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