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母亲生日了,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想,我得做点什么了。
记得小时候,母亲是一个严厉的人,虽然只上过小学,但比一般的妇女勤劳,会精打细算。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家开了一个餐馆,在一个小县城里,离家不是特别远,刚好处在我去学校的路上。因为离学校近,后来就干脆就吃住在餐馆里。
那时,母亲每天要起早的准备给炉子生火,还要揉面,做包子,煮粥等等,因为有早餐服务,所以在天还没亮就得把一切都准备好,不然客人来了包子稀饭没熟,会影响生意的。还记得那时早上烧蜂窝煤会很呛人,各种有毒的气体会损伤人的肺部,然而母亲坚持每天起早,无论严寒酷暑,这种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
我有一个妹妹,比我小三岁,因此家庭的负担是双倍的,为了供我们读书,年复一年的劳累几乎熬坏了母亲的身子。母亲的性格是坚毅的,可能是经年累月的劳累,几乎很少生病,我想,这既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长久不生病,一旦生病了恐怕会是大病,那时的自己还小,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的读着书,甚至不知道长大后要做什么。
后来进了初中,餐馆换了一个地方,依然是小规模生意,依然是每天的起早贪黑。母亲负责早餐,父亲负责午餐炒菜,虽然那时衣食无忧,但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缺一种精神上的东西。父亲母亲为了经营这个小饭馆,除了平时的精打细算,还得与房东和客户斗智斗勇,房东很见利忘义,见我们生意好了,每年总会涨房租,而吃饭的客户,都是县城里的,不是私人单位就是公家单位,很多吃饭都记账,所以欠款很多,而欠款不给的赖皮者也很多,因此,我父亲总是提着好酒好烟,去讨债。
后来我进了大学,毕业后出来找工作,家里也终于卸下了负担,不再经营餐馆了,母亲也可以歇口气,不再起早贪黑的忙,不过,母亲已经老了,曾经美好的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她把青春献给了我们,我们将在她身边守候一生。
犹记得一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管相隔多远,始终是血脉相连,即使曾经如何严厉,如何打你骂你,但始终是为了你。突然内心有点负疚,父母对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又做了什么呢?在家里,经常情绪化的不好好说话,因此,和父母没有交流的话语,除了自己的事,别的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们总想使自己慢慢变好,却不料,慢慢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厌恶自己的行为,厌恶自己的言语,厌恶自己身上所有的一切,然而,你还是你自己,你既有积极高尚的一面,同时也有猥琐负面的一面,是生活塑造了你。
母亲的眼睛也不好了,每次穿针引线,需要我帮忙弄好,前不久,妹妹寄了一些钱给母亲,母亲买了一个新手机,之前买了好几个老人手机,总是不好使,这次整了个新的智能手机,母亲还不会用,于是我教母亲怎么用微信,虽然只能用语音,下了个斗地主和麻将游戏,教她怎么去玩,很快母亲就乐呵呵的上手了。
自从外孙女被送走了,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冷清了许多,家里有一个小孩,总归是热闹许多,一想到这,心里的负疚感又重了些。夜晚的情绪总是忧郁了许多,我想,明天该在电话里说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