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信息】260-LAY-仿写练习15
【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分析】
1.由听觉联想到事物,由事物联想起情景,由情景又转化到人物,使文章具有连贯性。
2.声音的描述,事物的描述,情景描述,人物动作描述,利用比喻将事物具体化,使读者产生画面感。
3.第一段描绘了人物的朴素与勤劳,最后一段系扣第一段主题,表述出“我”对母亲的深刻印象,从而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情。
【刻意练习】
至今,我听到“沙,沙,沙”的声音,脑海里便出现一只小兔子,雪白雪白的,小兔子的眼睛就像红宝石一样镶嵌在白玉中;院子中空气清凉,微风伴着空气吹向那颗葡萄树;一个面色慈祥的老人在那兔笼旁,身下坐着小板凳,一只手紧握一把青草,一只手将草向空中抖散,那青草就像一缕缕雨丝,又像一根根细丝,分明又是一首摇篮曲,哼出温柔的、引人入眠的音符......
这老人,就是我的奶奶,一个朴素的、善良的、普通的慈祥女人。
【对比分析】
1.同样用了声音的描写,事物的描写和情景的描写。
2.通过三种描写,写出人物的动作和人物所处的场景。
3.在通过这些描写舒服我对奶奶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