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2019.06.13)
第一
明季,华山寺中养一猪,年代甚久,毛尽脱落,能持斋,不食秽物,闻诵经声,则叩首作顶礼状,合寺僧以“道人”呼之。
一夕,老病将死,寺中住持湛一和尚者,素有道行,将往他处说法,召其徒渭曰:“猪道人若死,必碎割之,分其肉啖寺邻。”众僧虽诺之,而心以为非。已而猪死,乃私埋之。湛一归,问猪死作何处分。众僧以实告,且曰:“佛法戒杀,故某等已埋葬之。”湛一大惊,即往埋猪处,以杖击地哭曰:“吾负汝!吾负汝!”众僧问故,曰:“三十年后,某村有一清贵官无辜而受极刑者,即此猪也。猪前生系宰官,有负心事,知恶劫难逃,托生为畜,来求超度。我故立意以刀解法厌胜之,不意为汝辈庸流所误。然此亦大数,无可挽回也。”
崇祯间,某村翰林郑鄤素行端方,在东林党籍中,为其舅吴某诬其杖母事,凌迟处死,天下冤之。其时湛一业已圆寂,众方服其通因果也。
——袁枚《子不语·猪道人》
半井简评:所谓因果报应只是表面,内里却是钩沉明朝一桩冤案,郑鄤明熹宗天启二年进士,为避魏忠贤迫害远遁江西一带,崇祯八年复起为官,后因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被诬陷入狱,崇祯十二年(1639年)被凌迟处死,史书上说刽子手曾将其割下之肉一条一条出售——读到此时不知道大家有无想起另一个被凌迟处死,死后尸体还被愤怒的老百姓吃尽的袁崇焕。读至此,背脊一阵阵发寒,君权竟可如此无限,人心竟可如此愚昧残忍,怎不令人心寒?
第二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头上开了顶,有些两鬓填了霜;有些来台湾降成了铁厂、水泥厂、人造纤维厂的闲顾问,但也有少数却升成了银行的董事长、机关里的大主管。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白先勇《台北人·永远的尹雪艳》
半井简评:传统的白描笔法,一个传奇人物跃然纸上。《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头作者新老照片以及作者自序后有两页,第一页写“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第二页引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白先勇引用这首诗正是恰到好处。
第三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 拂颈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 可尽 可别离
但终我俩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
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是那一轮月
照了长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进山林
从此 悲哀粉碎
化作无数的音容笑貌
在四月的夜里 袭我以郁香
袭我以次次春回的怅惘
——席慕容《山月》
半井简评:独此诗想起一些古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席慕容的山月是带着青春的温暖又带着青春特有惆怅的月,白话诗一样可以有古典的诗意美。
突然又想起海子的一首诗: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的明月似乎更有古典的悲凉。
第四
读图
郭富城这也是个妖了。
四大天王那会儿,他“奶声奶气”地唱“对你爱不完”,现在演戏是渐入佳境,岁月对我们来说是把杀猪刀,对他来说却是一把刻刀,一刀一刀把他雕刻成经典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