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第七天,发了一条票圈,说想上班,招来无数骂。
非常奇怪,这个时代为什么大家找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明明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对于工作,我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挣钱多、离家近、干活少,完全不到要实现财务自由改变世界的地步。
看了越多的书,明白了两个道理:
1.我们已经生活在我们已知的最好的时代
2.技术已经封顶,短期内(100年之内)难有突破
明白这两件事情以后,很自然的一个结论就是,少折腾,享受生活。
然而人类还是复杂的动物,生活,仅仅用享受这个词,就很难概括。
因为上一秒享受,下一秒其实就是无聊。
我带孩子去餐厅吃饭,很快你会发现,等上菜的时间,没有电子设备的孩子总会说:
好无聊啊。
是。
这么小的孩子,欲望那么低,其实都知道无聊的厉害之处。
所以就说回来,我们怎么抵抗无聊?看上去是去各处消费,其实切中要害的方式往往是和消费无关的工作。
1960年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观察攀岩者的时候提出心流理论(Mental flow),说白了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里其实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今天这个殊荣可以给AR可以给VR可以给游戏,可以给一切人类的致幻药剂,其实也可以颁给工作。
要达到上面那个结论,需要明确并接受一个前提:
我们都是普通人。
不是乔布斯,所以无需生来改变世界。
少数艺术家,所以让你每天写字一个小时你就会觉得困惑,脑子里没什么可说的。
而工作,却是人类努力到今天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救赎和福音。
是的,人类自己创造了N种需求,我们开始深入到骨髓的细化分工,这一切,不是资本主义给我们的毒药,是我们自己解放自己的工具。
《理性乐观派》的一个观点是,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趋近于无限细节的分工中,获得了彼此的最大价值,培育了人类以外的集体大脑,获得彼此存在的印证;也是因为此,他们整体走向了今天的富足。
今天在我手边敲出好听声音的电脑,是一家叫做苹果的设计公司在美国的加州设计,台湾的生产线组装,日本的液晶面板供货,在中国一个叫刘强东的人做了家流通公司,供应到我手上,不可思议,但发生的真实可信。
所以对于魄罗大众的你我,只有工作,是通过心流让人进入正向循环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工作越努力,你就越富有,然后就越有更多的选择权是享受人生。
也就是自由。
所以读到这里,你就不难发现,如果你的工作只是让你脱离心流,那收益就极低;但如果你的工作倾向于将你引入心流,那么它的意义简直就几何倍数的上升,几乎等同于生命本身。
所以我们应该来聊聊,什么样的工作符合引入心流的特点。
首先,兴趣类。这个比较宽泛,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说了等于白说,现在如果你问一个人,兴趣是什么,以我的经验,多数会回答,不工作。
其实不工作以后应该干什么,他们也没想好。
我当然鼓励所有人把兴趣当工作,但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个兴趣。很多人的兴趣都指向生理层面了,吃、睡、性,这些在我看来好像都不算是兴趣,满足身体欲望,但大脑往往觉得无趣,所以我觉得光说兴趣是笼统的,我们还需要指向下一个层次。
下一个层次就是创造性。人类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剥夺意义感,对猪狗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但对人来说,此生就了无生趣,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创造性应该是:Make things different.观察一下自己的工作,有哪些有创造性的部分,有些工作我是一直无法理解的,比如停车收费的,比如公交车买票的,看起来没什么创造性的工作,其实衡量的方式就是是不是有一些创新的乐趣,一点点也好,如果一点点都没有,那么不如想象自己喜欢做什么。
最后,哪怕一点点的,改变别人的生活。观察工作是否有意义的最好方法,我觉得就是走到自己的最终客户那里,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沟通,所以直接和最终客户沟通,哪怕只有一次,也能立刻感觉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享受自己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