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五十章:养性为本

《道德经》第五十章:养性为本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17:5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参考来自道一经典谈(非常经典):

    王弼注:“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忘记自己,才是善摄生者。忘记自己,就忘记情欲,而与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相契合。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善摄生者的心与天地合,故情欲顿断。

    器之害者莫盛乎兵戈,兽之害者莫盛乎兕虎”,器物中最危险的是兵器,兽中最危险的是犀牛和老虎。老子举出最危险的,最易伤害生命的兵器和猛兽。“而令兵戈无所容其刃,虎兕无所错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兵戈无法加刃,虎兕无法加其爪角,因为没有情欲累身者,就没有死地。

    “以其无死地”才是善摄生者的大能,无情欲才是真正的无死地。为什么“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列举出来有六种答案。

    1,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善于躲避,善摄生者不入危境,不入兕虎之地,不处兵争之地。这样的解释比较浅。

    2,神明庇佑。河上公注:“言神明营护之,此物不敢加害。”佛教徒认为在危急之际,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够避免险境。玄奘法师一个人西出求法,经过荒无人烟的沙漠,常人几乎是无法活着回来的。但玄奘法师凭着坚定的信仰,口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名号,战胜了无数死亡境地,终于求法成功。这种力量是世人难以理解的。

    3,圣人藏乎天,故无形质。庄子说:“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为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比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同上)出就是显形,入就是藏形。有生于无,这个无再次否定,是无无(严遵之“无之无”),更是没有形迹,圣人就藏在此地(无无之地),当然无死地,谁也无法伤害他。

    4,同气不伤害。婴儿为什么不被伤害呢?因为心中有强大的和气,大人可以感受到这种强大的和气,所以大人爱护有加,不会轻易生起伤害婴儿的念头。这是同气之故。大人本来也有婴儿般的和气,但随着年龄长大,就失去了这种强大的和气。一旦看到婴儿身上强大的和气,正是久旱逢甘霖,生出无限的渴望。这叫同气不害。

    善摄生者如同婴儿,身上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和气,自然不会受到伤害。兕虎是否也能如人一样感受道善摄生者强大的和气呢?老子认为是可以肯定的,老虎和人本来是同气的。印度修行者在山上遇到眼镜蛇,据说也能让眼镜蛇安静下来。所以印度蛇艺人有自己的秘诀,可以与蛇共舞。

    5,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善摄生者“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如槁木之枝而心如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哉!”(庚桑楚)善摄生者没有所求,身体如同枯树之枝,心如同死灰一样没有欲望的热气。祸福不能加之于他,故人是无法伤害他。但兕虎呢?身体真的如同枯树之枝,心如死灰,兕虎看来不会伤害“死者”。刀兵呢?谁会用刀兵砍杀枯树呢?这是庄子的“卫生之经”。

    6,身体是假借,弃之如弃土块。庄子说:“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大宗师)既然是假借,扔掉就无所谓。这也是无死地。庄子说:“如果把我的右臂化作鸡,我拿它来早晨鸣叫,喊人起床。如果把我的右臂化作弹,我拿来弹射猫头鹰,吃一顿美味的烧烤。如果把我的臀化作轮子,我就把它安装在车上,我作为一个车夫,用我的神识当做马匹,架着这辆车子飞奔起来。”这是假借和变化来理解。

    善摄生者是变化无穷的,所以没有死地。老子和庄子的心流无比强大。摄生是老子开启的道家思想的主要目标之一,但不是核心目标。后世道家却把摄生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目标,甚至把炼金术(点石成金)也作为非常重要的目标,这就违背了老子的主流思想。

    庄子的内篇中有《养生主》一篇,与此章经文关系密切。什么是养生主?释德清注:“皆知养生,而不知养生之主。苟不知养生之主,皆为不善养生者也。摄,养也。盖闻善养生者,不养其生,而养其生之主。然有其生者,形也;主其生者,性也。性为生主,性得所养,而复其真,则形骸自忘。”(释德清《老子道德经》五十章注)

    世人混淆了养生与养生之主(庄子的养生主)的区别,老子此章经文的“善摄生者”不是善于养生者,而是善于养生之主(养生主)者。养生与养生主是完全不同的,世人所提倡的养生正是老子所摒弃的。后世和今天的养生是养形,养生主是养性,滋养自己的本性(天性)。老子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养生是养“子”,养生主是养“母”(守母)。王弼提出《道德经》主旨是崇本抑末,本是母,末是子,善摄生者是善养主者,不是善养生者。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达生》)。通达生命者,不追求与生命无关的东西;通达命运者,不追求与命运无法改变的东西。“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可悲啊,世人以为养形足以使生命长存。但这是不可能的,人在世上还能做更有价值的事吗?

    庄子提出养生主的内涵是“弃事则形不老,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章。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同上)要超越人间的事,忘记这个形体,与天地为一。这是养生主,这就是善摄生者。聚合起来可以显形,散开来则是万道光芒。这是龙的法象。所以说:“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只有龙的法象,才是“无死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五十章:养性为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y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