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这本书,是在印度菩提伽耶。在噶举法会会场对面的书店里遇到,翻开觉得排版疏朗,虽然是竖版书,依然可以很容易的阅读。书名《自心伏藏》,所谓伏藏,就是埋藏在内心的宝藏。而每个人都有能力将埋藏在自己内心的宝藏开发出来。
这次参加法会,明就仁波切讲了3天的行前课程,很遗憾没有赶上。后来机缘巧合,法会期间,终于有机会拜他为上师。这位仁波切曾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因此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有幸见到他的时候,我感受到他的快乐轻易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信众。他谈到修行,提到了3个非常重要的点,即觉知、慈悲和空性。我们需要从觉知练起,而空性最难。
这本书是他之前出版的书籍中金句的集锦,因此也涉及到他对觉知、慈悲和空性的分享和体悟。
其中有一些开示对我触动尤深,所以分享出来。
【关于觉知】
关于觉知的好处,他写道:
我们越能够保持自知,不盲目追逐念头和幻想,不在一个个炫目的外境上打转,我们就越能够连接一直与我们同在的醒觉的满足感。然而我们已经太熟练于对事物喧嚣的回应,混乱的内心似乎觉得就该如此,所以必须透过练习,才能够放下执着。
现代社会,信息泛滥。我们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总有些人是我们羡慕的。很多时候,一些错误的认知和信念披着糖衣而来。我们会被炫目的表象迷惑,因此乖乖的吞服下包裹着糖衣的毒药。随便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有许愿,制订愿望清单,制订新年计划。我们计划着要升职加薪,许愿何时能换到更好的房子车子,期盼着可以又忙又瘦又美又有钱又出名……这些愿望中,有多少是被欲望所驱使的呢?
翻阅明就仁波切写下的文字,不禁感叹他对自我觉察的细微。
他写:
修行人不太会跟他人谈论自己的体验和了悟,主要是因为这样容易增长我慢。而且也可能导致滥用这些体验,以获取世间权利或用来影响他人,这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伤害。
分享这一行为本身是空性的,正因为它是空性的,所以不同的起心动念才会投影其上。所谓我慢,就是我懂,你们不懂,我牛逼,你们都不行。因此觉察自己的分享时是否生了我慢之心,非常重要。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分享是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高频的行为。因此更加需要时时盯住自己的发心。
关于觉知,他还讲了一个故事。
12世纪的格西班大师,以他严谨的自律和幽默的修行方法闻名西藏。格西班独自隐居在一个建在岩洞里的关房,从岩洞的路口可以俯览整个山谷。
一天,他看到有人从山下走上山来,过了一会儿,他再看那人,发现是他的一位施主上山来拜访。他立刻开始打扫房间,清理佛龛上的灰尘,摆平桌布,清洁供碗。突然,他停下来想到:我这是在做什么?我是为了让施主欢喜赞叹而打扫,这纯粹就是我执的表现!于是他走到屋外,抓起一把土撒到佛桌上,然后在外面坐下来。
施主很快出现了,带来了供养和美味的甜点,格西班很尊重的向他问候,并邀请他进屋喝茶。当他们在屋里坐下,施主环顾四周,惊讶的发现了什么似的问道:这里为什么这么肮脏?你的佛龛怎么了?
格西班解释说,他意识到自己打扫房间的动机,纯粹是以自我为目的——想给自己营造一个好印象,所以他丢了一把土在房间,好去除那些虚伪的庄严相所带来的臭味。
施主被格西班的这番话震撼了,下山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很多人听,很快的格西班清静无为的品行被传为佳话。当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听到这个故事,说道:那一把土是西藏最殊胜的供养。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禁感叹大师们对于自我的观察是多么的细微!
他还分享了觉知的方法:观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以此来和它们产生隔离。
当我们想要摆脱一种感觉,我们其实在强化它。我们该怎么做呢?佛陀提出的方法是,单纯的看着我们所有的念头和感觉,直观我在生气,我在嫉妒,我感到疲倦,我感到害怕……
直观的时候我们逐渐会注意到,念头和感觉已经不像他们原本出现时那样的固定和坚实。
禅修的真正步骤是:单纯的保持原状,然后直接看着它,用这种方法面对体验,自然就会跟它保持一点间隙,更能宏观整体情况。
【关于慈悲】
书中,明就仁波切写道:
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很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寻求快乐的方式,反而让他们跟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能够认清一切情境的真相,那么我们唯一的反应就会说慈悲。解释了慈悲的含义。
他解释所谓慈悲:
慈,就是希望众生在此生都能得到快乐,我们为了达此目的而努力。
悲,就是我们努力帮助众生拔出他们因为不识自身的根本本性而产生的痛苦。
关于慈悲,他提到:
我们应该利人利己,修持同理心,了解自我与他人是彼此相连的。这些方法,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他写道,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情绪的时候,他们并不坏,也没有害处。这些不悦的情绪,能够帮助我们更敏锐的觉察他人的痛苦。
【关于空性】
在书中,他赞美“无常”真好。他说:
我们倾向于把无常跟失去什么,而非得到什么联系起来。然而,我们生命中正面的潜力能够被实现,都是因为无常。
《当和尚遇到钻石》中讲到,事物本身都具有空性,而空性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因此才能一直不停的转化。我们可以把空性理解成电影幕布,而我们可以在这块幕布上投影任何的剧情和画面。
明就仁波切在书中给予了体悟空性的实操方法,首先是看着自己的念头来来去去。
若能让自己放轻松,心里上退一步,我们就能开始认识到种种念头,不过是在海阔天空的心中来来去去的现象,而心就像虚空一样,无论其中发生什么,虚空根本不受干扰。
除此以外,还可以换个角度看看。
你之所以会赋予事物恒常性或独立存在性,是由于你在那样的情境中看待它,如果你能训练自己从不同观点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世界,那么你的感知就会随之转变。
明就仁波切真的是一位擅长换个角度看看的大师。去见他的那一天,有人问道:如果看到有人抽烟怎么办?明就仁波切说:烟供,烟供。在场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当我们感慨人生的无常,他说,无常真好,生命中的正面潜力的实现也是因为无常。当我们感慨自己遇到了无数的烦恼和课题,他说,当你的烦恼比别人多,那么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长和练习的机会。
翻阅完这本书中收录的金句,不禁觉得自己的心胸都变得豁达和开阔了起来!和朋友分享的时候,朋友说,这些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明就仁波切对弟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请练习,好吗?
无论是觉知、慈悲还是对空性的观照,都需要练习,就像我们健身时想要练出肌肉那样,没办法一蹴而就。但正因为没办法一蹴而就,就像他所说的,我们才多了很多成长和练习的机会,不是吗?
以正心正念的标准要求自己,但不要求自己一下子做到。只是练习,就好。
最后再分享一句,当时听明就仁波切说完,就让我不禁热泪盈眶的话。
他说:你们可以不必要求自己非得像佛陀一样。慢~慢~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