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中,我们需要光明,需要榜样来引导一个个生命走向正确的路。而在这学期,我们开启了王阳明课程的学习。我们从他的少年时代开始学习,体会一个"狂傲"的少年变成心学大师的过程。那么,初步了解,从他一生的大体脉络来说,王阳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可以把王阳明的生命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用五个字来概括"溺,困,悟,功,明",不同的阶段,王阳明有不同的成长。
他幼时聪慧,12岁立下志向,不把读书登第当成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圣贤。当他有了这个目标后,就为其努力了一生。
而我认为王阳明这一生的过程可以概括我两个词:寻找和去做,这两个词是并列进行的。他不断地寻找怎样才是到达圣贤的路,提出问题,苦思冥想,同时也在做着圣贤的事。这同样也是不分时间而分逻辑的。
在立志以后,王阳明开始对很多事情欲罢不能,称为"溺"。可以概括为五个事情,分别是"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那么王阳明的欲罢不能和我们对生活中很多诱惑,比如游戏视频的欲罢不能,是否有区别呢?在立志之后,就应该"专心致志",而王阳明做这些就是在朝向他的志。儒家的圣贤的标准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向内立己和向外的达人。做前三件事,王阳明是为了使自己文武双全,有在思想上有境界后可以达人的能力。而后面的神仙之习和佛氏之习也并没有沉迷,放弃圣贤之志,而是利用这样的方法修炼内在,使自己悟得更多的道理,像是一种用来实现志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认为这个阶段对王阳明的人生来说是充满热情的阶段,但并不是最认真钻研,建立思想的时候,对圣贤这个词,体会的还不够深。王阳明立下志向后,使任何事情都有了 目的,这是他的溺和我们不同的地方,而我们的溺也应该是有方向的。他向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朝向圣贤,不管是内修也好,外修也罢,不过还并没有对格物致知之学提出完全的反对。
紧接着的阶段就是"困"。这个阶段讲述了王阳明为官后,因得罪宦官刘瑾,遭遇了廷杖,然后流放。那么,王阳明到底困在哪里呢?在这之前,他早已不在乎外在的荣辱,所以物质上的困并不是王阳明所在乎的。
而阳明之所以得罪刘瑾,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方向,为上书弹劾刘锦的人辩解,或许他本来觉得如此获罪便可以舍身取义成为圣贤,但是后来意识到,难道这样死了就能成为圣人吗?他不怕死,但是他死了有什么作用呢?没有办法改变朝廷和现状,这更像是一种逃脱,而不是担当。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呢?这便是他的困。其实他的困也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困,在古代的儒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道统和政统。道统是个人的修行,而这些人都可以让自己的修行高。但是在政统方面,想要让国家变得更好,该怎么办呢?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个人舍身取义,可是王朝依然在不断的轮转,没有哪个王朝不更迭,可以使百姓不受痛苦,这也也正是这些人可敬,可悲的地方,他们超越本能和求生的欲望,为了自己心中的志牺牲。可是,花朵的内部色彩鲜艳,一个一个牺牲,在历史中开出灿烂的花,但是依然没有改变结局,皇帝的昏庸还是使他们无能为力。
我认为这个阶段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机会,是他在不断的"磨"自己的志向和思想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些事情他产生了疑问,使得他可以去思考,进入更深的地方,如果想要成为圣贤,我认为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疑惑,又明白的过程,否则可能仅仅只停留在一个层次。
紧接着就是第三个阶段,悟。这个阶段是王阳明到龙场后开始寻找自己通往圣贤的道路,悟道。在这个时期他主要明白了两点。第一点就是生死之理,在龙场的期间,王阳明的外在并没有条件让他学习,但是他发现不断的向内寻求意义就可以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至此与格物致知的外在之理完全相反。而第2点是他在贵州的一个书院中,知道要知行合一,在悟出道后要行出来,这并不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像朱熹所倡导的理学就是要先不断的读书,到达一个官职或者位置时再行出,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是逻辑上的,也就是边领会边行出来。
我认为这个阶段是王阳明生命中最闪亮的阶段,像一颗陨石滑落星空中最亮的部分。他明白了自己的意义,开始创立自己的思想,如果换我而言,这也会是我生命中最亮的部分。
而第四个阶段就是功。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平判宁王,讲述的是王阳明作为军事家的经历。在平叛的过程中,王阳明还在不断的讲学。那么这两件事冲突吗?其实是不冲突的,归根到底,王阳明做这一切都为了自己的志。建功是达人的一部分,成为圣贤,为了使得国家和天下安宁,而讲学也是达人的一部分,是传播思想的过程。所以并不冲突。
而下一个阶段就是明。这个阶段讲述的是王阳明晚年的故事。他回到家乡后,度过了六年的讲学时光,六年后又再次去广西平叛,死在他乡。最后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也就是说 他并没有一点遗憾,从他的一生来讲,他确实成为了圣贤,不管从内还是外,他都做了他能做的。但是于我们而言,确实有些遗憾的。他用生命奉献了一生的国家亡了,而百姓过的也并不好。归根结底是皇帝的不争气。但王阳明从来没有想过换一个政治制度,如果可以在执政中不依赖人,而是依赖客观的制度,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这就是原来儒家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真的觉得深深的遗憾。
我认为王阳明最后的两个阶段都是他在做的过程,在做的同时又不断向内,在悟的基础上又不断深入,然后不断完善,成就了他现在的成就,也成就了他最后的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于我而言,其实第一课就对我触动很大。我好像真正的体会了那种儒家士大夫的悲,一朵朵美丽的花在历史不停歇的向前中在岩石上留下鲜艳的痕迹,可是终究无法阻止向前,人民依然是那样。这真的是太无奈的事情,真的是可敬又可悲。
而我好像也真正的体会到我们当时讲孔子时的道统和正统的冲突,可能正是这样吧,如果没有制度,只是依靠人为因素,终究无法没有遗憾。
而对我自己而言,我的志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想过,但是答案始终没有明确,如果说是想成为圣贤,这个问题总是很空,无法给予我确实的行动。通常而言都是眼下所遇到的问题,我只能在不断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中来寻找,有时我也很着急,我也怕我会没有动力。
而于目前而言,我希望我可以做一个有自己的节奏和自我的人,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稳步向前,去掌控自己所能掌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