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分主要是记载了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由考功郎中僚属员外郎掌管:
唐代科举考试,起先依照隋制由吏部主持,后于开元二十六年由礼部侍郎一人掌管,并由此设立贡院,科举有了专门的考试场地,但考试内容和形式与明清科举考试有较大的不同,
一、考试的种类不同:
首先,是由州府每年考试选送贡士参加考试者有六类考试:
1.秀才:考方略策五条,考试文、理俱高者为上上;文高理平、理高文平者上中;文、理俱平者上下;文、理粗通为中上;文劣理滞为不第。
2.明经:考大经《礼记》《左传》,中经《毛诗》《周礼》《礼仪》,小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榖)梁传》合为九经,通二经者,一大一小或两中经,通三经者,大小中各一,通五经者,大经并通;九经可选择,但《孝经》《论语》为必读。考试:《孝经》二贴,《论语》八贴,每贴三句话,六贴答对可以进入试策阶段;
试策:《周礼》《左传》《礼记》各四条,《孝经》《论语》各三条,其余各经各三条,以上共考二十道题:
通五经者,通十道为上上,八道为上中,七道上下,六道中上;
三经者,全通为上上,十道为上中,九道为上下,八道为中上,七道以及二经对五道者为不第
3.进士:考九经中小经和《老子》一贴,杂文两首,策时务五条,虽然要求文章需要“洞时文律”,策需要“义理惬当”,但是唐代前期受到南北朝骈文影响,文章往往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
经策全通为甲;策通四,贴通六以上为乙,以下为不第。
4.明法:考律、令各一部,每部十贴;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以下不第。
5.明书:《说文》六贴,《字林》四贴
6明筭(suan四声,通算):考《九章》三贴,《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等七部各一贴,《缀术》六贴,《缉古》四贴,以上十本书是为算经十书。
其次,为弘文馆,崇文馆学生,以往修习《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其一,然后另修大经、小经各一,或者两中经,考试同明经、进士类似。策试十道,能够粗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则通过考试。如果是考进士时务策时,要求“识文体,不失问目意,试五得三”。
弘文、崇文二馆学生考明经或是进士都必须兼修《孝经》《论语》,并考试十条。
第三,斋郎由太常申报礼部审核后,送考功司考《论语》及大经一部。
第四,国子监学生有学业大成的选拔二十人,三年一考,贡举及第并且聪明灼然的,日诵千言,并口试,通四经,考试十通七者,考《孝经》《论语》共考八条,其余九经有通者,各考八条,及第者放选等官。
由以上可以看出,唐朝科举制度可以看到,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是并行的六类考试,往往为当时寒门子弟入仕的唯一选择,秀才、明经、进士为以文入仕,明法、书、算作为技术往往不为当时士人的选择。
在唐朝前期由秀才、明经入仕做到宰相的远远多过由进士入仕的,但在中后期,进士及第受到士人的青睐,甚至有人家里做到六兄弟都为进士及第的状况。
弘文、崇文二馆,斋郎,国子监学生,则大都为皇亲官爵门荫入学,实际被唐代贵族把持,成为了一种文化垄断,并由此垄断了当时的仕途,成为了阶层固化的枷锁,所有考试完毕,及第者并不能马上得到官职,而是要“守选”三年,等有官位空缺后才能上任,虽然国子监学生三年一考,但因为家中有人可以提供良好的官绅政治资源而更容易获得官资。这种情况直到盛唐之后才逐渐转变。
如果常举及第者想要快速获得官职,往往会选择参加制举来达到目的,制举源于汉代贤良方正等制度。
而与明清科举相比较,唐代科举考试范围更为广泛,有文、史、经、律、书、算等,涉及《论语》《孝经》《老子》《礼记》《左传》《毛诗》《周礼》《礼仪》《周易》《尚书》《公羊》《谷(榖)梁传》十二经、算术十经等。
参加常举考试者,同时有秀才、明经上上者,进士甲等,并未有唯一的“第一名”,而且有唐一代只有武则天一朝有殿试,且不常设,所以认为唐朝没有类似明清科举制度中状元的说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