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波定义:自卑情节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 举个例子,小王很胖,每次朋友劝她减肥,她都会说:哎呀,不行啦,我试过了,我就是喝水都长肉的体质,该试的我都试过了,你们也不用劝我了,我就这样了。或者,哎呀都是生小孩的那时候吃得太多了,为了生个小孩才让我胖成这样的。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自卑情节的表现。
也就是说,对于自身存在的缺陷或者自卑,没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解决,而是通过转移话题,寻找理由,或者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等方式来进行应对。
自卑情节的产生跟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自身对经历的事情的错误的认知,这些,都会导致我们自卑情节的产生,另外成年后一系列的性格缺陷也来源于此。回首往事,我常常会有“我们都是在错误的教育体系下成长的一代”的感慨,几乎所有的我们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烦恼,矛盾,冲突,都和我们童年时候的教育缺失有关。
在这一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存在生理缺陷,那么他将很容易经受苦楚和陷入对自身缺陷的过度关注中,除非有某位亲近之人的引导,否则他们很容易过度重视缺陷,而忽视自身拥有的其他与常人无异甚至优于常人的地方。
第二种情况就是被溺爱。这令他们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金科玉律,当他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他人不再优先照顾他们的感受时,巨大的失落感会让他感觉遭到了全世界的背叛。被宠溺的人长大后可能戴上冠冕堂皇的良善面具,或者变得非常“可爱”,却只是为了伺机左右他人,而不是与人平等协作。
第三种容易带来错误观念的童年经历就是被忽视,这样的儿童无从得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
以上三种情况是最容易导致自卑情节产生的原因。
自卑情结在我们成年后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工作,和社会的关系,爱情和婚姻。有些人不管换了多少工作,还是不满意,要么是老板太傻叉,要么是同事太斤斤计较,要么是客户愚蠢又蛮横,反正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无辜的。有的人到哪觉得哪的人对他不好,邻居太不好相处,朋友太小气,别人老是瞧不起自己等等。而在家庭和婚姻里,则充满了抱怨,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一点都不理解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等等。仔细想象,身边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那么,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
1.寻找真正的生命意义
有多少种人类,就会有多少种他们解读出的生命的意义。然而真正的生命意义绝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对他人无所裨益的。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2.学会合作
面对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习合作本应是儿童时期要做的事,但我们不能因年幼时错过的,就来认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们再也学不会如何与人合作了——并不是这样!
如果过往的经历,为我们总结的惯用经验是错误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无法与人合作的方式,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自己曾经是如何解读它们,并将之化为经验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回到经历本身,重新从中提取经验和解读,改变现有的处事模式,学会与人恰当合作,从而将自己拖出自卑的丛林,实现更美好的人生。
所以:
在生活里,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总有出场机会。
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常常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同解读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和桎梏。追寻自己自卑的本源,发现造成自己误读的影响因素,并修正自己对它们的看法,放下自卑。
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