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香格里拉,在徘徊中,他选择了离开,但他的后半生却一直的寻找。
不久之前看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写的《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的人物总是能让我想停下来,慢慢回味。
整部小说写于战争年代,硝烟四起,血腥的杀戮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着。工业革命让整个世界连接在了一起,但自私和欲望却被放大。生存在英国的希尔顿将目光投向了略带神秘的东方,根据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发表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的照片和文章,创作了《消失的地平线》,开启了一场寻找、回归的旅程。
东方的香格里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这一切归功于希尔顿。在他的笔下,这是一个极乐的世界。所有的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享受异于常人的高寿,寺庙中修炼成功的喇嘛更是能够获得非凡的记忆力。这里的人充满智慧,研究肖邦、研究藏族。每天在音乐与文字中淡然地生活。这里的风景很美,皎洁的月光下,宏伟辉煌的寺庙、现代化的设施,没有士兵和警察,所有的一切都追求着适度。

小说中,四人在藏族飞行员的“绑架”中,来到了蓝月谷,香格里拉。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小说主人公康韦的内心被一次次打破和重建,随着真相的解开,康韦在梦幻的香格里拉与现实生活中充满着犹豫徘徊。在活佛一次次的召见中,康韦内心想永远留在香格里拉,这个永恒美好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无法预料到的灾难。人与人之间欺骗、不信任被瞬间放大,明目张胆的血腥屠杀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战争的残酷,冲击了康伟的价值观,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丝犹豫与逃避。来到香格里拉之后,这种迷茫犹豫被再次放大。在整本书中,康伟的内心被一次次打破和重建,他总是徘徊在两个世界中,一面是乌托邦的香格里拉,另外一面是现实生活。
正因为香格里拉太过美好,康韦在与马林森的辩论中,仿佛一瞬间顿悟般,选择离开,回到现实世界。
一切最美好的事物都将如过眼云烟般消逝,而两个世界最终无法和谐共存,一上一下地仅由一根细绳维系在半空中,永远不可两者兼得。
就这样,猝不及防般,康伟离开了香格里拉,而他面对的是内心长长的失落。
在战争的背景下,小说描述了那个时代西方人的迷惘与徘徊,他们将眼光投射到东方,在东方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的交融中找寻世界和平的答案,但最终这个美好的世界却只是想象。康伟的突然离开,仿佛也告诉我们,那个永恒的美好世界只能存在于每个人的梦中。
离开香格里拉的康伟,就像一名没有归宿的流浪者,一直的寻找。这世上,并没有真正的香格里拉。但在世间生活的人们,却在康伟的影响下,踏上寻找香格里拉的漫长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