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慈悲

关于慈悲

作者: 自在枫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2:46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爱心泛滥或者同情心泛滥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呈现他们的爱心?盲目?清晰?还是只是爱心泛滥,享受自己泛滥在爱心中呢?佛法中说慈悲心人人皆有,或潜藏或显现,或显现的程度不同而已。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慈悲吧。

        常常有人纠结对待亲人和朋友是慈眉善目的劝导呢?还是用金刚霹雳手段直接点破,打断TA的意识模式(佛家叫轮回)?依我目前的理解,这些还只是彰显慈悲的手段,前提是你的慈悲心真实显现,而且不带着自以为是地去表达。

        什么是慈悲?百度百科上说是慈与悲的合称,慈是利益他人,悲是救苦救难。这点在大家的理解中都没有什么障碍和异议。在佛法中,慈悲和智慧是修行佛法者追寻的境界,又称悲智双运,两者二而一一而二。没有智慧看透现象和本质,慈悲心只是自以为而已;没有慈悲心,智慧并非真正的终极智慧。慈悲心就是智慧,智慧也是慈悲心。

        在应用中,常常会发生将慈悲心等于同情心,这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混淆的,以为这个人命运悲惨,这样处理对TA过于严苛了,认为主事人慈悲心不够。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想法,主事人、负责人在决策一件事情需要把这件事件本质看透,经办人在这件事情上的行为以及行为模式、意识模式等看透,并在相应的环节作出利于这件事情发展、利于经办人发展的决策或处理。而我们旁观者常常会将决策者推向对立面,天然地有种受害者倾向,最后开始种种自以为是地想象和猜测,其实当事人也许内部沟通的很顺畅,即使当事人犯错,被批评,如果是利益当事人发展的方向,难道不是好事?难道不是慈爱?

        还有一种现象是有一种人活在假慈悲里,也许曾经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自我。自我是种攀缘性存在,依附于某种东西,可能是权力、金钱、美貌、名声等等,假慈悲可能属于名声一类吧,面对人性的种种黑暗造成的社会现象,我们假慈悲的人往往首先跳出来指责、同情、声诉,不管真相怎样,先让我的“慈悲心”发出来。发完了呢?跟我有什么关系?走人!可能遇到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会躲得远远地。这种行为肯定不是真正慈悲。

        真正的慈悲是什么?慈悲的内涵很丰富,以后继续展开。

相关文章

  • 《当下的力量》书摘

    关于慈悲

  • 关于慈悲

    职场快乐的第三根支柱,是慈悲。慈悲是从不完美和错误中重新开始的能力。 在职场激烈竞争的文化中,慈悲向来被认为是次一...

  • 关于慈悲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爱心泛滥或者同情心泛滥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呈现他们的爱心?盲目?清晰?还是只是爱心泛滥...

  • 关于慈悲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

  • 关于慈悲

    大多数人慈悲的理解是帮助别人解除痛苦。但佛教里慈悲真正的含义是与乐拔苦,给予众生安乐谓之慈;拔除众生的痛苦...

  • 2022-05-11

    真爱的四个阶层 一、慈悲(仁慈) 老师讲关于慈悲 慈悲: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 慈指的是:仁慈 这段时间都在体...

  • 麻将馆才是获得短暂救赎的地方

    路内在《慈悲》的后记写道:“《慈悲》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小说,而不是复仇。慈悲本身并非一种正义的力量,也不宽容,...

  • 关于“慈悲”的静心

    在这个繁复嘈杂的世界上行走,怎么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呢?《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 慈悲

    读了《慈悲》一书,或许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慈悲》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小说,而不是复仇。慈悲本身并非一种正义的力量,...

  • 波波60天和平第60天

    ❤️特别感恩可馨分享的关于慈悲的训导,更加的接纳和允许自己,对自己更大的慈悲,也对身边人更大的慈悲。感恩我的黄金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h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