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名男孩出生1岁时被人抱走,家人寻找32年未果,至今下落不明。网传7月1日当地卫健局曾发文件回应称,该男孩当年被社会调剂,其去向问题未留任何记录。当地网信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核实该文件的真实性。
失踪男孩的母亲唐婆婆回忆说,1990年农历7月初六,她带着15岁的女儿和1岁左右的老幺,住在全州县城一家旅馆里,“当天上午8时左右,突然冲进来3名女子,外面还站着2名男子,我一个都不认识,他们从我手中抢夺孩子,我哭喊着拼命护着娃儿,但最终还是被他们抢走了。”
几经打听,有一天,他们听说当年抢走老幺的那伙人中有一人姓高,他们认为高某等人是拐卖儿子的人贩子,要求当地警方立案侦查,但未果。后上访,直到当地卫健局。
该事件在网上流传后,网友纷纷说:
荒唐!魔幻!抢人孩子原来叫调剂?怎么不把自己孩子调剂一下?如果孩子都能调剂,那还有什么不能调剂的?岂不是你们想调剂什么就调剂什么?岂不是万物可被你们调剂?缺老婆了就调剂别人的老婆?缺钱了就调剂别人家的钱财?缺车了谁家车多调剂一下?缺吃的了直接去饭店免费调剂?按照这个逻辑,婴儿都能重新分配,还有什么不能分配的?希望上级部门严查严办,别再让这些违背人伦、令人发指的地方决策损害公信力。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叫调剂。
调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tiáo jì,解释是调治;调解;调节、调整;药物制剂的配制;调济、照顾;物品或商品的交易、互换、流通;人才、职位的互调、互换。
再引申到该事件的社会调剂,就是将将超生或多的孩子送给缺孩子的家庭。这是否将孩子物品化了,这是违背人伦道德的。
八九十年代,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有的家庭多生了孩子,又不想要,于是就将孩子扔在人多经过的地方,让需要孩子的人捡去,从此,孩子与父母不再相见。这种自我调节有点类似上面的社会调剂。
其背后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及社会管理、人们观念等落后。在古代,穷人家卖儿卖女的现象是有的,朝廷也是不管的。
要解决这些丑恶现象,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治民主,社会进步,观念转变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