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网络的传播,陪诊师越来越火,越来越广为人知,也越来越多的原因花钱换方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陪诊师。
啥是陪诊师?简单来说,就是陪人看病。看病就包括挂号、取药、取报告、到各个就诊区等等。
这个工作以前就存在,现在医院都设有导诊台,最早是设有陪诊服务的。但一些非常善于发现商机的人,就利用这个需求,为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挂号黄牛。

就像你买火车票时,有黄牛,当你挂号挂不到的时候,找黄牛,加点价也就搞定了。尤其在北上广深这些有着顶级医疗资源的一线城市,一号难求。想看上病,没准还得等上几天,不仅拖延病情、浪费时间,更有些根本没有足够假期时间看病或者只有独自一人,看病更是难上加难。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20年,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达1.18亿,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已经达到4200万。就此而言,外出就医是一个相当繁冗的过程。这也又间接催生出了陪诊师这个需求。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原本针对老龄化社会的陪诊服务,结果却大受年轻人的欢迎。陪诊师服务的人群居然半数以上都是年轻人。
首先,工作太忙、缺勤代价大,所以拿钱换时间。2、就独身而言,年轻人的数量是最多的。或出于孤独,或出于不想让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3、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做陪诊师真有那么容易吗?是不是只要像家属一样陪同就行了?
既然收费那就是商业化活动,那就有要求,肯定不是仅仅有时间就能做到的。首先要有非常强的沟通能力,既能与客户沟通,又能同院方有效沟通,才能减少时间成本的消耗。其次要有些基本的医疗常识,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做出就诊方向,能够听懂医生所说的内容,及时转告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再者,要对医院环境熟悉,对就诊的各个流程非常了解,对各种检查的要求了然于心。最后还要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如果能有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就更好了。
陪诊师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互联网攻占医疗高地的先导。如果有一天能够像滴滴颠覆出租车、黑车行业,外卖平台整合各个商家,为客户既节省时间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即将看到新的“百团大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