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与享乐主义者。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神仙皇帝,英雄志士,皆为人们信仰过的对象。人们是永远都不信自己的,中国古往今来的专制传统,早已根深蒂固在人的心中,集体主义的泛滥与个人意志的缺失,或许是每一代人们都最为严重的问题。中国人是向来不信神的,这和建国以后的种种政治运动与思想教育有紧密的关联。拜关公、跪菩萨、祷耶稣,也只是大部分人利己主义的表现,当这种利己主义形成一种习惯之后,便就是“传统”了。我们的文明经历过大断层,文明历来的底蕴与精神逐步消失,人们也不会为看不到头的共产主义买账,所以在经济进入中国彻底洗盘了社会结构的几十年,中国人是普遍信仰实用主义的。人们不相信虚无缥缈的形而上或根本没工夫理会,“实用”则成为人们最大的保障,而在一个经济快速膨胀的国家里,唯有金钱是社会最实用的保障,所以金钱当之无愧成为人们最高的信仰。《金刚般若菠萝蜜经》说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以我的理解来,人们爱钱并没有错,金钱、爱情、亲情等等都是梦幻泡影,但梦幻泡影也是美的,我个人是不反对追求梦幻泡影的,但我极力反对把梦幻泡影的追求当成个人最高的目的。我认为人的信仰应是最高意志的自我,我们赋予金钱的意义太高了,应减弱;把更多的意义,赋予在个人的思考中去。在我看来,梦幻泡影赋予人的幸福是短暂的,梦幻泡影终究会破碎,所以人必须要把重心放在个人上。我认为人自身是可以建立起一套以自己为体系的精神体系架构的,并且能在这种体系里获得一生的幸福和自由。通过读书思考,以个人为中心,就能建立起这种体系,有梦幻泡影则会让人更加幸福,而梦幻泡影的消亡带来的痛苦也不会影响人自身精神结构带来的永恒的幸福。我认为思考的边疆是无穷远,那么体系的完成也是无穷远的。每当更近一步尼采心中的“桥梁”时,便会越发享乐。人生是虚无的,以前我这么觉得,现在依然是。但用辩证的角度看,人并不能代表宇宙,也不能代表虚无,个人仅仅只能代表个人。人生不包括死后,死后的人生也不是人生了。所以从这种角度想,人生的意义显而易见。“向死而生”的海德格尔认为,只有直面死亡,生才会有更高的意义,而我认为那就是做一个个人主义者,我也认为一个真正的个人主义者必定会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向死而生”的概念,《孙子兵法》如是写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我们有着宝贵的艺术,但在我看来,思考才是最终极的艺术,每个思考的人都是自己的艺术家,那些“唯知识论”的人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空有知识,而忘记自己,在我看来,他们和“唯金钱论”的人或“唯虚无论”的人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用低级的麻醉药麻痹自己,而我的麻醉药比他们高级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