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的舆论中,我们这一代人是迷茫的一代,是慵懒的一代,是多少有些阿斗式的一代。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躺平、佛系、内卷,似乎成了我们的标签。
每每听到这些我的心中是逆反的,我的心中是逆反的。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我们的先辈跨过血与肉的沟壕,我们的祖辈穿过苦与寒的山壑,我们的父辈趟过汗与泪的川流,到了我们这一辈终于走进开阔地,再没有了荆棘满地、风霜漫天。
站在这偌大的不知边际的广袤平原中,我们似是迷茫了,也许我们本该迷茫了。
中国人历来讲究“寒门出贵子”,寒门既已消失殆尽,又能有几个贵子?
事实诚然如此,却又似乎不该如此。
于是,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又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广袤的平原忽然波澜壮阔起来,颠得人头昏脑涨,我们望下去:原来我们的脚下不是前人铺就的坦途,而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青年。
青年是一段怎样的时光?这段时光我们应当怎样度过?我们能为这段时光做些什么?
这是青年的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只是青年的我们头一次青年,实在不知道如何的答案才对得起我们只有一次的青年。
于是,我们要循着前人的脚步,感悟前人的人生,深邃前人的思想,绽放我们自己的璀璨。
青年有着特殊的时段,大抵是18岁到35岁之间。依着一些西方的理论,这个阶段,人类的智力逐渐攀向高峰,在大约35岁左右达到一生智力的峰值。
通俗地说,青年阶段是我们一生中最聪明的时候。
这个阶段,我们经过了中小学的知识积累,踏步迈进大学的门槛,逐渐走向了养育了我们的社会。
通俗地说,青年阶段是我们一生中最聪明的时候。
这个阶段,我们经过了中小学的知识积累,踏步迈进大学的门槛,逐渐走向了养育了我们的社会。
足够的知识积累,良好的心理建设,增长的社会经验,美好的人生理想,旺盛的精神气力,这些无一不为他人所羡慕,无一不是丰厚的资本,无一不昭示光明而广阔的未来!
于是,我们今日的青年节诞生于百年前;于是,盛大的五四运动由青年引领;于是,民族兴盛之希望寄予新青年!
如若我们翻看历史,更可以瞧见,摇曳的红船里的13人,竟一大半里都是青年!
谁能想到,如此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竟由一帮青年主演?
细细想来,如此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除却青年又宜谁主演?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或者,只有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青年才能创造出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青年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时光?
正如《新青年》发刊词中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这段宝贵的时光,我们应当怎样度过?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青年伊始这样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可以端坐在东山学堂一年级教室的最后排同比自己小得多同学同堂读书;他可以一面做着图书管理员一面在北大的课堂上旁听;他可以日以继夜不畏艰难地编撰《湘江评论》。他做过的事实在太多,无一时将自己的大好青年时光荒废。
我们不是毛主席,但毛主席对青年时光的态度实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也只有像他一样,才对得起这“人生最可贵之时期”!
那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度过这段时光?
陈独秀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这就是答案!
青年的任务从来不是内卷、躺平、暮气沉沉。
一切享受、抱怨、懦弱、退缩、逃避者都不是青年,他们不过是空有着躯壳在时间长河里不住沉浮的可怜人!
他们不会对不起他人,他们只能对不住自己。在他们真正暮年时,他们会这样回忆他们的青年时代:“唉!要是能再让回到那个时候多好啊!”
可是,青年只有一次,它既最为宝贵,便最难以追回。
青年从来不是后悔了再从头来过,它只有一次。
青年是一眼活泉,冲破死寂的潭水,如一朵鲜艳的昙花,绽放时就可这劲儿地绽放,绽放后便重归沉寂,如一汪清澈的潭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为了将来有一份可回忆的过去,现在,我们能为这段时光做些什么?
“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
“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我们能为青年这段时光做的,就是这些。
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我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种新奇能力:获得能力的能力。这正是青年的我们所缺失的又必须获得的能力。
这是什么样的能力呢?
简单来说:勤奋。
但仅仅勤奋却远远不够,文章引用马斯克的话:Work super hard。
可怕的勤奋。
这还不够,勤奋高效。于是这种获得能力的能力是:
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细细想来,毛泽东同志仅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从东山学堂保送到湘乡驻省中学何尝不拥有了这种获得能力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面做知青一面被清华大学录取,又何尝不是拥有了这种获得能力的能力?
那个带着五百块钱从贫穷小山村走出创建了商业奇谈的刘强东难道不拥有着这种能力?
青年的我们正需要这种能力:高效而可怕的勤奋着!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惟其如此,才对得起我们最宝贵的只有一次的青春。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正巧,我们这一辈人,正在青年,正在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