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期就预防各种不良成瘾行为,是一些家长急需的,心理学家给的教育方法,采用的“延迟满足”能力提升法。
孩子成瘾的问题,其实很多成年人都有,例如那些手机成瘾、游戏成瘾的人,托德老师认为成瘾的行为就是经不住诱惑,一而再,再而三的忍不住,这种成瘾都是在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反映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做“延迟满足”的能力不足。
50年前,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做了举世闻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开始,他把很多的孩子聚到一起,然后对他们说,“孩子们,我们下面要做一个游戏,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棉花糖,这个棉花糖很香很好吃,你们可以吃了它,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在15分钟之内没有吃,我会再给你们每人一个,但是你要是吃了那就没有了。”于是心理学家就走了,当然他没有真的走,所有的摄像机继续拍摄这些儿童的行为,有的孩子根本忍不住马上就把棉花糖吃掉了。但有的孩子不断的跟自己的欲望做斗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断的摸摸自己的衣袖,看看其他的地方,闻一闻,听一听,最终没有吃,有的孩子吃了一半,最后心理学家回来,看到那些没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就奖励了他们额外的一个,讲到这里,这个实验还没有完,科学家跟踪这些孩子20多年,结果发现那些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后来的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甚至收入都要明显的高出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甚至连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决策能力都比其他人强,于是科学家得出结论,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会取得更好更大的成就。他们在面对游戏这种小刺激的时候,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这件事情现在是不是重要的,我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延迟。延迟满足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孩子忍住本能的欲望,选择更重要的事情先去完成,那么,家长们怎么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托德老师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三大原则来训练,延迟满足能力,三大原则分别是“等一等”、“要努力”、“猜不透”。
第1个原则“等一等”,什么叫等一等呢?就是当他需要一个他喜欢的东西时,你一定不能马上满足他,你可以跟他说,“我们等一等过几天,如果你还想要,那我们再来买好不好”,如果孩子对于有些东西的爱好是瞬间和暂时的,他不一定是真心想要,等一等就能够让他抽身出来,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他,如果确实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是很想要这个物品,你就可以满足他了。
第2个原则叫“要努力”,就是孩子产生一个愿望和需求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他很容易就得到,这样很容易得到了,他一定会觉得没有价值,所以任何他向往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努力来得到,,例如托德老师小时候特别想拥有一台红白的游戏机,就是任天堂公司出的那种,当我提出要求的时候,家人就跟我说,我们需要看看你的表现,爸爸妈妈仔细考察,我在学习、劳动及礼貌上的综合表现才能买,于是我真的准备了大半个学期,表现非常好,然后家人才给我买了一台任天堂的游戏机,但光有游戏机,还要游戏卡,所以我又想要买更好的游戏卡,然后家人又对我说,“你要买游戏的话就还得努力”,这样我要更加努力,虽然现在看来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让我的欲望被延迟满足了
第3个原则叫“猜不透”,就是在孩子提出让你奖励他的要求时,不能每次做得好你就奖励,次次奖励会降低孩子的动力,打个比方孩子帮家里打扫卫生,如果每次都奖励他5块钱,那意味着什么,当有一天你不奖励他了,他绝对不会再来打扫卫生,所以你要奖励他的时候,让他猜不透你的奖励规律,比如说他打扫了两次给他一次奖励,又打扫了7次才给一次奖励,让孩子永远都摸不清你的套路,但又等待你对他的回馈就这样的方法,他能鼓励他继续努力,当然最好的方法还不是这种最好方法,应该能让孩子体会到做事情本身的乐趣。
不过延迟满足的训练有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在孩子两岁以下的时候,对安全感和温暖的需要,你不能延迟满足;第二种情况是延迟满足不是不满足,你尽量拖延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要满足孩子的,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作为家长就要信守诺言,就应该尽量满足他
托德老师说,如果一个人通过早期的训练提升了延迟满足的能力,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来看待,停下来,看一看,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事情是更有意义的,养成这种习惯的人不会被手机游戏或者物品这种小的诱惑困住,他们会追求那些更有价值的生活,更长久巨大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