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

作者: 东溪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1-13 22:09 被阅读0次

“走,听戏去……”,一声吆喝,三五人聚集某户房前,摆好针式留声机,沏好茶水,填上烟锅,享一天午后亦或傍晚的短暂安逸。

电视机还是小屏黑白年代,留声机成了最受欢迎的娱乐工具,听歌、听戏、听评书,样样少不了它。记得一段时间,乡人迷上在高音喇叭听河南坠子《王华买爹》,豫剧《卷席筒》、评书《三侠五义》等经典曲目,一到晚上,整个村子就有点万人空巷之意。村人多闲坐门前路口,沉浸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之中。白日田间劳作间隙,大人们聊起的也多是昨晚听到的故事。聊戏、猜测故事情节、相互说出自己的喜好,不知不觉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善恶、家国情怀在唇齿间延续。

再往前些,收音机在乡间还罕见,看大戏,听大鼓书是乡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记得每年固定时节,县里,或大村自组的戏剧团,选一空地,搭上戏台,临近村子男女老少聚集台下,享受几天难得的农闲。《陈州放粮》、《铡美案》、《秦琼卖马》……,一连串的曲目名称,让人耳熟能详。每当这些时候,大人听戏,小孩子四下疯跑玩耍,每每惹得听戏入迷大人的高声呵斥。

一直认为听戏是老年人的事情,化妆后的演员咿咿呀呀扯长了调子,小孩子哪里能体味的到唱、念、做、打所带来的快乐。中国地域广阔,音调变化也多,十里不同俗,戏剧曲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南方、北方风俗不同;东边、西边喜好有异,这些变化都表现在唱腔上。北方戏曲唱腔高昂激越,都善长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大起大落,如河北梆子,山东吕剧,山陕梆子,秦腔等;而南方戏曲则擅长反映人物细腻的心情变化,如越剧、黄梅戏、锡剧、沪剧、昆剧等唱腔妩媚,细腻,委婉。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听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听戏,渐渐成了高雅生活的一种象征,能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剧院,欣赏一个完整的曲目,成了有钱有闲人的特权。当下,乡间年轻人越来越少,手机、网络、短视频、直播当道,早年万人空巷听戏的场景,永远不可能再重现了。

如今,父母听戏也用上了平板,但听来听去,依旧是那些老曲目。新戏少、从业人员少、创作匮乏,戏曲似乎正一点一点老去。

时常,有点怀念旧时听戏的场景,听不懂,也能让人沉浸其中,沐浴乡风。

相关文章

  • 听戏

    我以为我本不爱听戏。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姐姐带我去看露天电影,有一个影片是豫剧《棒打薄情郎》,我一看是唱戏的,就哭...

  • 听戏

    上学的时候,我是学校宣传队的活跃分子。 学校排演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第二场 “转移”,我扮演沙奶奶。 那个年代,...

  • 听戏

    那是星期天的晚上,我走到步行街的时侯,看到那里在唱戏,围了很多人在看戏。我不由的停了下来,也看了起来。 唱戏的是...

  • 听戏

    01 9月21日,剧院推了公益的锡剧,《秦香莲》,老套的故事,但不同的戏种。 介绍说,锡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

  • 听戏

  • 听戏

    许是年纪已渐渐的不再年轻,好多当初的爱好都已不再!倒是对以前不怎么有兴趣的东西开始有了些感觉!比如听戏! 当然也算...

  • 听戏

    扒着指算算,似乎这几年不曾像早年间那样看过扬剧了。那时候,还是大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子的时期,住的是自家砌的土房...

  • 听戏

    晚饭后,我和孩子们有散步的习惯,昨晚去的是广场。 到了那里,先是见了同事志珍,我们聊了一会儿,知...

  • 听戏

    祖母捧张歌谱 嚓!笃!锵! ——满世界咿呀哼呵 把下午三点的阳光 染一层慵倦,以及 三分愉悦 歌喉小启 手一摆将军...

  • 听戏

    我妈在微信给我发了一张图片,我一看是唱戏的图片。 老家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唱戏团去我们村的庙前面的广场去唱戏。 回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ob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