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时间读书了。自从过年以来,一直为琐碎的事所纠缠,忙完这个忙那个,外边看没有什么事,其实已经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了。就好比水中的鸭子,看着每天悠哉悠哉的,其实,水下的那两只脚一直在拼命地扑腾着。
一次买了五本书,《三言两拍》,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少年时看着线装竖写的。岁月给了我年龄,却拿走了我的记忆,到现在除了书名,内容一个字都不记得了,甚至连作者是谁,出自哪个朝代都忘了。等到把快递拿过来以后,老天爷啊!冯梦龙呀!凌濛初啊!好!好!!好!!!
今天要看的是五本里的《拍案惊奇》,估计是排版印刷的原因,似乎好像应该是《初刻拍案惊奇》,为什么不是,大概是选编本的原故,这样对于初读明清古典白话小说的人来说,相对容易一些。对于我这样喜爱书的“呆子”,最适合不过了。不仅如此,它最让我开心的是便宜。不怕大家笑话,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一直就是我读书的理念啊!
翻开这本书,不好意思,没有说明,没有故事梗概,开门见山就算正文。这就是霸王硬上弓,你不读也得读。开卷有益,买来就是读的,又不是用来装饰家的。说实在的,一年多光景,家里的书架已经放不下我这些宝贝了,有些儿童读物,居然趴在了我写字的桌子下面,实在是有伤大雅。
明清古典小说的特点,开篇必有诗词。我受它们的影响,有时候也喜欢借用一下诗词,只不过水平有限,没有人家那些味道,无非是东施效颦罢了,如果借用的好,便欣喜若狂,大有激扬文字的意思。于是,便引来媳妇的白眼,仿佛人世间烟火夫妻那样,说我就会瞎写,没有其他本事,这辈子跟着我算倒了霉云云。
朱希真的《西江月》当然不错了,用现在的话说,这首词是扣住了《拍案惊奇》的主题了。“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虽然比不上《三国演义》杨慎的《临江仙》,但是可以跟其它名著里的开篇词比肩。
接下来就是大量的使用借用而发议论,有吴彦高的词,有晦庵僧人的词,有苏东坡的词,“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说的‘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说完这些,又开始用具体事例来讲故事了。这篇故事,看似在说时也、命也和运也,其实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厚道。这也是非常符合中国古典小说的观点和写法的,中国人发财,往往要靠道德品质,而西方人发财,都是靠聪明才智。
奇闻异事,往往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表面上看,这些事的确发生的不可思议。但是,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是这样,金银财宝追有德之人,无德之人即便拥有了巨大财富,终究会失去它,而且还会祸及子孙。
每次读古典名著,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倒不是我真的读过,有的就算从来都没有读过,依然会让我有读过的感觉。大概就是书中的思想是被我认可的,有共同的观点。算起来这本书大概是四十年前读过,那时候根本就不会理解书中的精义,只会看热闹。不过,那些美妙的诗词还是能熏染到我的。
由于事情太多,第一章都没有读完,说起来就是囫囵吞枣,也可以说一目十行。就是这样,这本书估计要想完整地读完,大概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后面还有四本在向我招手,我可不想让它们都被灰尘所蒙蔽。
给自己一个空间,再抽出少量的时间,每天读一点,坚持下去,这些书就会都被我读完。一遍是不行的,多读几遍,肯定会有收获的,最起码心会更加清亮、沉静。
几百年前的人,写作是可以看懂的,我在书里读到几个词,挺适合拿出来的,比如里面就出现了“故事”这两个字,它的解释是“依旧例行事”,也就是按照过去约定成俗的规矩办事。还有像“兀自”、“做家”、“恁地”等等许多这样的词,多领会了这些词的意思,对看明清古典白话小说有特别大的帮助。
好久不写读后感了,写起来有点手生费力,以后得多写了,即可以当做日更文章,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既然读了书,怎么也得有收获。用时下的话说,读书是输入,那么写写读后感应该就算输出吧!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没有问题,边读书边写作,这种方式挺好,我愿意继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