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成功人士到了晚年会皈依佛教,您怎么看?
答:
因为他们意识到忙碌了一生都是徒劳。
———宗萨仁波切 [/cp]
当你能察觉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可以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状况发生。你会变得尊贵而庄严。
如果能了解到敌人被他们自己的无明和嗔恨等强大的影响力所控制,知道他们是限于习气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原谅他们令人恼怒的行为。
金子,钻石,或者房地产的价值,不过是由我们染污的心加诸其上的。
为何不住相:相→走向度量→引发期待,设立参照点→痛苦,竞争和焦虑。
安住当下:无论心里在想什么,安住在那上面,只是与它共处。
我们理当安住在心中生起的任何念头上,丝毫不带判断地看着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我们的心离于判断的时候,慈悲就来了,这就是慈悲。即使我们不想要智慧,当心离于判断,智慧就来了。当完全安住于当下,我们就什么也没做,也没有在改变,没有在大象和苍蝇之间做选择。
净土不依赖参照点,净土没有参照点,这才是佛菩萨的净土。
我们这些还依赖参照点的人,应该训练自己拥有好的参照点,佛教认为好的参照点会引导我们去耗尽所有的参照点。
智慧和慈悲是一回事,慈悲在藏语里翻译为博大的心,当你有智慧,你就有平等心,智慧就是平等。当你感到所有一切事物的平等性,就意味着你没有对自己的执着,这不就是慈悲吗。
世间八法:希望收到赞美,不希望收到批评,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闻或受到忽视。
一条完整的道路:
1、见地,譬如出离心,观看电影之喻,掌握生活的控制权——发展明智的期盼。
2禅修:习惯这种了解
3行为,动中修行
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出于期待,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我们可能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积聚福德的三种训练:
智慧:开放的态度,不断地对自己所下的结论保持怀疑。在自信与自卑间找到平衡。譬如一切皆是空性。
禅定:不碰触,顺其自然,平等没有好坏。
在藏语是“酿夏”,酿的意思是平等,夏是不打扰。
网友评论